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社評/香港是投資創業成就夢想好地方

時間:2025-07-08 05:01:23來源:大公报

  投資推廣署昨日宣布,在過去兩年半內協助引入逾1300間海內外企業來港落戶,直接投資額超過1600億元,創造新增就業約19000個,超額完成施政報告定下的績效指標。在變亂交織的外圍形勢下交出如此亮麗成績單,的確難能可貴。香港有必要總結經驗,繼續發揮「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更充分展現香港「投資創業天堂、成就夢想地方」的魅力。

  具體而言,自2023年1月至今年6月期間,投資推廣署共協助1301間企業在港開設或拓展業務,完成率為115%;這些企業首年直接投資1684億港元,完成率為219%;創新就業職位19136個,完成率為125%。這些企業來自全球各地,首五大來源地分別為中國內地、美國、英國、新加坡以及加拿大。就行業劃分而言,首五大行業分別為金融服務及金融科技行業、創新及科技行業、家族辦公室、旅遊及款待行業,以及商務及專業服務。

  另外,去年3月推出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也結下了豐碩成果。截至今年6月,接獲1548宗申請,其中1188宗已獲得「原則上批准」,已核實符合投資規定的申請有712宗,預計可為香港帶來464億元投資。

  數字很能說明問題,面對地緣政治等外圍因素挑戰,香港其實是危中有機。一方面,東升西降的歷史大勢不可逆轉,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不可逆轉,中國作為全球經濟引擎的角色不會改變,這為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注入了穩定性和確定性。任何布局未來的企業,都不可能不重視中國市場,不可能不借重中國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機遇,「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正是海外企業進入內地的橋頭堡。

  另一方面,國家擴大對外開放,越來越多內地優質企業通過香港走向國際市場,積極參與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重建。香港發揮好「引進來和走出去」雙向平台的角色,藉着香港穩健的資本市場,協助企業資本對接,就可以大有作為。

  去年發表的施政報告着眼未來,圍繞低空經濟、北都建設、烈酒貿易等重點領域,推出了一系列重點措施,這為國際資本帶來了新機遇。投資推廣署將聚焦四大策略產業,分別是金融服務和金融科技、創科、供應鏈管理與物流,以及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經濟,致力推廣香港「可感知、可體驗」的軟實力,將帶動一連串產業發展。特別是在穩定幣方面,香港具有領先地位,將吸引相關企業來港落戶。

  香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最關鍵的是與時俱進,主動識變應變求變,進一步增強香港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以「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為例,至今推出一年多,成績不俗,但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比如,該計劃下投資金額不能低於3000萬元,有意見認為可考慮降低門檻;又比如,目前投資者只能投資於商舖、寫字樓等物業,住宅物業不包括在內,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可納入住宅投資。這些意見頗有見地,值得特區政府認真考慮。

  香港社會一向以靈活著稱,香港發展史就是一部識變、應變、求變的歷史。本屆特區政府上任以來,主動作為,展現了「愛國者治港」下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新風貌,不僅搶人才、搶企業的成績超乎預期,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三甲」地位,在教育、競爭力等國際排行榜節節上升,今年更有望恢復闊別多年的新股IPO集資額全球第一寶座。行政長官李家超即將推出新一份施政報告,為未來發展畫出新藍圖,令人十分期待。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