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社評/釋放銀色活力 促進銀髮經濟

時間:2025-05-28 05:01:22來源:大公报

  特區政府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昨日舉行記者會,公布促進「銀色消費」、發展銀色產業、推廣「銀色品質保證」、推廣「銀色財務及保障安排」、釋放「銀色生產動力」五大範疇的30項措施。相關舉措體現了特區政府在應對新人口結構、新消費業態、新發展格局下的積極作為態度,全面推進落實,將確保香港擁有足夠的發展動能。

  人口出生率長期低下,壽命之長則冠絕全球,這決定了香港是一個人口快速老化的社會。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去年65歲或以上人士已達170萬人,佔全港人口比重約24%,即平均每4名港人就有一名長者。20年後,長者人口將增至總人口的36%。當一個社會中,長者人口超過三分之一,對任何社會保障體系而言,都是難以承受之重。特區政府早前優化長者乘車優惠,除了打擊濫用,也是顧慮連年財赤之下,與日俱增的長者乘車津貼對庫房構成了壓力。

  其實長者不是社會的負擔,而是社會的寶貴財富。舉例而言,去年本港60歲或以上人士消費總額為3420億元,佔本地生產總值的11%,估計10年後可達至4960億元。如果推出配套措施,每年可有5%的增長,經濟效益是170億元,若是一成增長則有342億元。事實上,現時的長者多為戰後嬰兒潮的一代人,其中相當一部分積蓄頗豐,消費力可觀,尤其表現在餐飲、旅遊等方面。發展與長者相關的產業和服務,如保健、醫療、無障礙設施、易於入口及消化的食物等等,是頗有潛力的市場。

  正因如此,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宣布成立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由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出任組長,目標是統籌和協調銀髮經濟發展各個服務範疇,提速提效,同時結合政府、社會、商界和其他界別,共同響應並服務於銀髮一族的需要,提升銀髮生活質素,同時帶動經濟發展。

  從昨日公布的30項舉措所見,五大範疇既有具體的舉措,又有宏觀的發展規劃;既着眼於落實保障制度,又強調完善相關配套;既圍繞香港本地需要,又致力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所需。可以說,是一個系統性的涉及人口、產業、社福、區域發展等多方面的「銀髮經濟體系」。

  例如,在促進「銀色消費」方面,政府期望通過展覽及零售優惠、電子商貿、「銀髮高峰會」、推廣長者飲食及保障年長消費者權益等方式,多方面促進銀色消費。又如,推廣「銀色品質保證」方面,社聯會推行「照護食灣區標準」、香港工業總會推行「香港Q嘜優質銀色產品計劃」。此外,為釋放「銀色生產動力」,僱員再培訓局會推出優先培訓顧問諮詢服務,以及針對人力需求殷切的行業推出更多專設的培訓課程等;勞工處會在今年將適合中高齡人士的招聘會增加一倍,等等。

  一系列措施實實在在,是跨局跨界別的協作,由多個政策局聯同不同界別多個機構共同推動,目標是拉動銀髮族的消費、發展與銀色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以認證方式增加產品和服務的認受性以拓展銷售、善用和保障長者的財政資源,以及吸引長者投入勞動市場,共建銀髮友善社會。

  當然,也要看到銀髮經濟仍是一個相對新的概念,涉及社會及經濟方方面面,不能低估推進的難度,尤其是社會各界從認識到配合再到主動參與,需要一個過程。但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今30項措施出台,意味着有了發展的「路線圖」。各界期待,特區政府不斷提供支持和誘因,讓銀髮經濟能及早成型,推動香港不斷進步。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