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十八彎/一次「難忘」的採訪經歷\關 爾

時間:2025-05-27 05:02:26來源:大公报

  近日,內地新修訂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發布實施,全文洋洋灑灑近萬字,從公務接待不能上煙酒,到會議現場不能擺花草,各項規定詳實全面,可以說「監督到了牙齒上」。輿論認為,條例的出台顯示對各級部門「過緊日子」的要求,要動真格了。

  這不禁讓筆者想起十幾年前赴西南某市採訪報道的一段經歷。當時,該市舉辦一場所謂「高端論壇」,打着學術交流與區域發展的旗號,卻將大量公共資源消耗在形式主義的接待排場中。從踏上那座城市的一刻起,筆者便被撲面而來的奢靡之風深深震撼。飛機剛一落地,會務人員已在舷梯下方整齊列隊,接機車輛直接駛入停機坪,參會嘉賓無縫對接地坐上專車。入住的當地迎賓館,裝潢堪比超五星級酒店。更令人咋舌的是,每次前往會場或參觀點,都實行交通管控,一路鳴笛,絲毫不顧公務擾民帶來的惡劣後果。

  會務組的接待安排更堪稱「無微不至」,對上百位參會嘉賓實行「一人一案」的個性化服務,就連作為參會記者的筆者,也意外地收到一本裝訂精美的「某某女士接待手冊」,還專門配備了一名「參會助理」,會議期間全程陪同、關懷備至,服務之細緻周全,令人嘆為觀止。親眼目睹並親身經歷這種張揚奢靡的行政風氣,筆者當時最大的感受便是──長期浸淫在這樣的特權環境中,很難不脫離群眾、忘卻初心,想要守住廉潔自律的底線,着實不容易。

  幸好,「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十餘年來,這樣大講排場、鋪張浪費的公務接待已日漸絕跡,如今新條例的出台,更為鐵腕整治作風頑疾構建了長效機制。外界普遍認為,當下重申嚴控「三公」經費,是在內外部環境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這當然是其中一個原因,但出台這些舉措更深層次的意義相信還在於,徹底扭轉不良風氣,滌蕩隊伍中的積弊。唯其如此,才能重塑風清氣正的行政生態,讓權力真正回歸服務民眾的本源。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