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貿易環境巨變、外部壓力增大下,4月份中國外貿再度實現穩定增長。4月份進出口總值3.8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6%,其中出口同比增長9.3%。前四個月,中國外貿整體同比增長2.4%。中國的外貿表現超過市場預期,體現了中國完整製造業體系和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體現了中國企業的靈活應變能力,進一步增強了中國打贏貿易戰的信心。
美國政府4月初發動全球貿易戰、關稅戰,對華產品徵稅最高達245%,中國堅決反制,中美雙方貿易實際上處於停頓狀態。由於多年以來美國都是中國的單一最大外貿市場,貿易戰之前,美國市場佔中國外貿的比重仍達13.5%。美國方面以為中國離不開美國市場、高關稅將對中國經濟構成致命打擊,意圖迫使中國在談判中作出重大讓步。但事實再一次打了美國的臉,證明美方高估了其市場對中國的重要性,低估了中國在推動外貿市場多元化方面取得的積極成效。
中國官方公布的數字,披露了中國外貿在外部壓力下仍能穩定增長的關鍵因素。首先,對重點市場的出口保持韌性。前4個月,中國對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的出口同比增長12.6%,對第二大貿易夥伴歐盟出口同比增長6.1%。這兩個市場的增長,有效彌補了美國市場的空缺。此外,「一帶一路」沿線其他國家與中國貿易也在增長。世界這麼大,美國市場並非不可替代。
其次,優勢產品出口保持韌性。機電產品佔中國出口總值的比重超過六成,其中集成電路、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出口保持14.7%和5.6%的較高增速,顯示機電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正成為中國出口的主要拉動力。隨着中國創新能力持續提高,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上游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換言之,有些產品只有中國才能提供,這就是核心競爭力。
另一方面,中央推出的一系列精準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企業也展現了靈活的應變能力,借助市場多元化等策略,有效應對外部衝擊。從市場主體看,前四個月中國民營企業進出口總額超過8萬億元,佔中國外貿出口總值達56.9%,同比增速為8.1%,反映民營企業活力充沛,繼續發揮着外貿增長主力軍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首季經濟增長5.4%,與外貿的超預期增長相輔相成,相映生輝。數據最能說明問題,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這是中國在國際局勢動盪、亂雲飛渡仍從容的信心之所在。
美國方面聲稱中國經濟在高關稅下「瀕臨崩潰」、急於同美國展開貿易談判云云。事實恰恰相反。美國首季經濟負增長0.3%,美元、美股、美匯遭遇「三殺」,美國國債利率上升導致償付壓力增大。從美國總統特朗普承認美國孩子由擁有30個玩具變成2個,到他多次對美聯儲主席惡語相向、逼其減息,都反映美國經濟危機風險陡升,貿易戰是「愚蠢的經濟自殘」。
近來美國透過多個渠道向中方表達希望談判的意願,已將「頂不住了」寫在臉上。中方在綜合考慮自身發展的需要、國際社會的期望以及美國消費者呼籲後,決定與美國展開談判。但中方強調美方必須展現解決問題的誠意,若是耍花招、搞訛詐,絕對沒有出路。中國的底氣來自經濟穩定增長,來自外貿優異表現,來自十四億國人眾志成城。歷史將證明,這場美國單方面發起的貿易戰將深刻改變國際經貿格局,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不可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