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美國核試驗黑歷史
美國總統特朗普30日突然宣布,他已下令美軍「立即重啟核試驗」,引發軒然大波,外界擔憂此舉引發新一輪核軍備競賽。特朗普稱,「其他國家」正在進行核試驗,美媒猜測他指的是俄羅斯近日測試「海燕」導彈及「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俄方30日強調,上述測試根本不是核試驗。美國上一次核試驗於1992年進行,如今相關設施年久失修,且因政府停擺人手不足。專家表示,想要重啟核試驗預計需要數年時間。
【大公報訊】特朗普30日在其自創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稱,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庫,俄羅斯排名第二,中國排名第三,「由於其他國家正在進行核試驗,我已指示五角大樓在對等基礎上試驗我們的核武器,這一進程將立即開始。」當天晚些時候,特朗普告訴記者,美國政府計劃發布一份公告,提供有關核測試的更多細節,並表示此事與中國無關。被問及美國重啟核試驗會否導致全球安全風險上升時,他回答說:「我不這麼認為。」他還表示自己希望看到無核化。
俄方警告將採取相應行動
美媒猜測,特朗普的決定是對俄方的回應。俄總統普京26日宣布俄方成功試射「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29日又宣布「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已進行測試。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30日表示,俄方希望關於這兩款武器的測試信息能被「準確傳達」給特朗普,並指出這種測試無論如何也不應被視作「核試驗」。佩斯科夫稱,美方並未向俄方通報關於重啟核試驗的決定,並警告說,如果有國家不遵守暫停核試驗的承諾,俄方也將採取相應行動。
特朗普的言論引起多方質疑。他聲稱美國擁有「最大核武庫」,但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統計,美國擁有5177枚核彈,而俄羅斯有5489枚。路透社指出,美國的核試驗由國家核安全管理局進行,而不是五角大樓。美國聯邦政府本月1日起因兩黨未能通過臨時撥款法案而停擺,國家核安全管理局逾七成僱員被迫無薪休假,目前僅有約400人繼續工作。
美國上一次核試驗於1992年9月23日在內華達州進行。此後由於冷戰結束、美國1996年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等因素,美國再未進行過核試驗。如果特朗普政府真的重啟核試驗,預計還將在內華達州核試驗場進行。主導1992年核試驗的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指出,當時約2萬人參與其中,而過去幾十年美國在這方面的能力已經衰退。
中方籲美維護核不擴散體系
美國軍備控制協會主任金博爾說,美國至少需要36個月的時間才能重啟核試驗。他批評特朗普不切實際,並指出無論在技術、軍事還是政治方面,美國都沒有重啟核試驗的理由。內華達州眾議員泰特斯和參議員羅森均強烈反對特朗普的決定,並表示將通過立法手段阻止他。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潘達認為,特朗普所謂的「核試驗」或許不是指引爆核武,而是試射具備核打擊能力的導彈。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30日表示,中方希望美方切實遵守《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義務和「暫停核試驗」承諾,以實際行動維護國際核裁軍與核不擴散體系。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籲所有擁核國家維護該條約的精神。他表示:「世界無法承受新一輪軍備競賽。」
從1945年美國進行全球首次核試驗到1996年,全球共進行了2000多次核試驗,其中美國進行了1032次,蘇聯進行了715次。美國雖簽署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但至今未正式批准。俄羅斯2023年撤銷對該條約的批准,與美國保持一致。特朗普政府不止一次提出過重啟核試驗的想法。今年9月,特朗普下令拆除白宮門前一個呼籲核裁軍的「和平守夜」帳篷,打斷這項持續40多年的活動,引起美國民眾不滿。
(綜合報道)
美國核試驗黑歷史
•1945年7月16日,美國在新墨西哥州霍爾納達─德爾穆埃托沙漠引爆世界第一顆原子彈「瘦子」,但並未事先提醒周邊居民,甚至事後蓄意隱瞞核試驗真相,謊稱爆炸源自彈藥庫。爆炸地點方圓64公里範圍內居住着數千人,2020年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多達千人可能因核爆產生的放射性沉降物而患癌。
•1959年起,美國開始在格陵蘭島「世紀營」基地測試在冰蓋下部署核彈的可能性。由於冰川移動速度比預計快,基地面臨坍塌風險,美方於1967年廢棄該基地,但大量核廢料和生化垃圾被留在冰蓋下。受氣候變化影響,這些有害物質外洩風險不斷上升。
•1946年至1958年,美國在馬紹爾群島西北部比堅尼環礁和埃尼威托克環礁進行了67次核試驗,導致當地數以千計居民罹患癌症等重症,生態環境也遭到不可逆破壞。
大公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