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特朗普5日簽署行政令,將美國國防部更名為「戰爭部」。防長海格塞斯在一旁見證。\法新社
美國總統特朗普5日簽署第200份行政令,決定恢復美國國防部舊稱,將其更名為「戰爭部」。特朗普聲稱,這是向全世界傳達「勝利的訊息」,「我們擁有最強大的軍隊」。分析指,國防部更名之舉體現了特朗普在試圖終結俄烏戰爭未果等外交努力受挫之際,刻意打造強硬形象,急於彰顯美國的軍事力量。美媒稱,更名工程可能耗費數十億美元,這令五角大樓官員頭痛不已,許多人表示「沮喪與憤怒」。
【大公報訊】該行政令授權將「戰爭部」作為國防部的「次級稱謂」使用(相當於代稱),並把國防部長海格塞斯等人的職銜相應改為「戰爭部長」等對應稱謂。同時,行政令要求海格塞斯採取措施以推動國防部實現永久更名。行政令指出「恢復『戰爭部』這個名稱,將使本部門更聚焦於美國的國家利益,並向對手釋出信號,表明美國準備為維護自身利益而不惜一戰」。
未經國會批准
《華盛頓郵報》指出,目前不清楚總統能否能單方面改換國防部名稱。根據美國法律,國會是唯一有權決定美聯邦政府部門設立、廢除及更名的機構。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後,海格塞斯在網上發布一段視頻,展示了他辦公室門上的新掛牌寫着「戰爭部長」。海格塞斯表示,更名「不僅是更換名稱,更是恢復戰士精神」。他強調,五角大樓要注重的是行動力與效果,而非過度拘泥於政治正確和傳統規範。
據美媒介紹,美國國防部前身可追溯至美國開國元勳華盛頓1789年設立的「戰爭部」,負責監督陸軍,而海軍則由獨立的海軍部管理。相關架構一直持續到二戰結束後,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於1947年將陸軍、海軍和新建立空軍等軍種合併為「國家軍事機構」,1949年將其正式命名為國防部。
特朗普重返白宮後,曾多次提議恢復「戰爭部」舊稱。今年6月北約峰會期間,他就曾稱海格塞斯為「戰爭部長」。「後來我們變得政治正確了,就改叫國防部長了。或許我們得考慮改回去。」
特朗普上月表示,「戰爭部」這一名稱聽起來「更有力」「更合適」,又稱「國防部」聽上去太過保守,「我們當然要防禦,但必要時也要能進攻」。他當時對媒體稱:「我們打贏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它就叫『戰爭部』。所有人都認可,當它叫『戰爭部』時,我們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勝利。」
美向委內瑞拉增派戰機
國防部更名一事引發巨大爭議,預計耗資數十億美元。Politico新聞網指出,雖然行政令具體細節目前仍然不清楚,但五角大樓官員們需要更換分布於40個國家和全美50州、超過70萬處設施的國防部徽章,包括從六大軍種及數十個機構的信頭,到軍營食堂的餐巾紙、經參議院確認官員的繡有標誌的外套,以及五角大樓商店販售的鑰匙鏈等紀念品。一名前國防部官員直言,特朗普此舉純粹是針對其在國內的政治受眾,不僅造成高昂開支,並會分散五角大樓對安全優先事項的注意力。
特朗普5日被問及潛在費用時則回應:「我們懂得如何重塑品牌,而不必瘋狂行事。」但五角大樓內部已瀰漫憂慮、沮喪、憤怒和困惑的情緒。一名國防部官員認為,之後會出現無數瑣碎的問題與麻煩,將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
此外,美國近期以「打擊拉美販毒集團」為由,在委內瑞拉附近加勒比海域部署多艘軍艦,引發美委兩國關係緊張。五角大樓4日稱,兩架委內瑞拉軍機在公海靠近一艘美國海軍艦艇,並稱此舉「極具挑釁性」。特朗普5日警告稱,若委戰機威脅美軍力量,將被擊落。他還下令增派10架F-35戰機到加勒比海,以加強軍事部署。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