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發照片,「慶祝」完成談判。\網絡圖片
美國總統特朗普22日宣布,已與日本就關稅措施達成「史上最大規模貿易協議」。根據協議內容,美國對日本輸美產品的關稅稅率從此前的25%降至15%,日方將在汽車、大米等農產品等領域向美大幅開放市場;日本將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約4.29萬億港元),美國將獲得投資利潤的90%。消息傳出後,日本網友紛紛表示不滿,認為日本政府犧牲了農業和汽車兩大本土核心產業利益,「單方面讓步太多」。
【大公報訊】特朗普22日在社媒發帖稱,與日本達成「或許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貿易協議」,美國將向日本徵收15%「對等關稅」,日本將向美國開放汽車、貨車、大米及其他農產品和商品市場。此外,日本將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美國將獲得其中90%的利潤,「這項協議將創造數十萬個工作崗位,前所未有」。
白宮:日本購100架波音飛機
路透社引述白宮官員表示,作為與美國達成的貿易協議的一部分,日本已同意購買100架波音飛機,並將對美國大米的採購量增加75%。美日貿易協議還包括日本購買價值80億美元的農產品和其他產品,同時將涉及美國企業的國防開支從每年140億美元增加到170億美元。
日本首相石破茂23日對媒體表示:「原本美國要求對日本徵收25%關稅,但經談判後降至15%。這是對美貿易順差國當中,數字最低的。」對協議的具體內容,石破茂稱,將仔細閱讀協議內容,必要的話,將與特朗普通電話或者訪美舉行面對面會談。
負責與美國談判的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23日在社交媒體貼出他在白宮的「紀念照片」,慶祝自己「完成任務」。大量日本網民不滿赤澤亮正急於「邀功」,紛紛發帖抨擊,諷刺日方對美國作出了很大程度的讓步,「如果是單方面作出讓步,那我去談判也行」。
有關汽車和農產品關稅的談判是本次美日貿易談判的焦點和難點。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本月初宣稱,日方「不會考慮在關稅談判中犧牲農業」,如今卻放開農產品市場,恐激怒執政自民黨的基本盤農民群體。此外,50%的鋼鋁關稅也維持不變。不過,在日本輿論看來,此次汽車關稅下調幅度超出預期,這一信號也刺激日本汽車企業股價23日集體上漲。
分析指,美日達成貿易協議,正值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慘敗、石破茂深陷下台爭議之際。有輿論認為,石破茂早前已將他的政治前途與美日談判的進展直接掛鈎,既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石破茂已無理由繼續留任。不過,也有聲音指出,關稅稅率從25%降至15%,是日本「在現階段所能達成的最佳協議」,也算是石破茂的「政績」。
美三大車廠不滿「獎勵海外」
除日本民眾不滿協議外,代表通用、福特及斯泰蘭蒂斯美國三大車廠的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AAPC)22日表示,這份協議對「美國汽車工業和工人來說,都是一筆糟糕的交易」。
AAPC主席布朗特指出,該協議對幾乎不含美國零件的日本進口車徵收15%關稅,卻對含有高比例美國製造成分的加拿大及墨西哥進口車維持25%高關稅,等同於「懲罰北美、獎勵海外」。
22日早些時候,特朗普在社媒發文,宣布與到訪的菲律賓總統馬科斯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將對菲律賓進口商品徵收19%關稅,菲律賓將對美國開放市場並實施零關稅。
美國政府當天還公布了早前與印尼達成貿易協議的更多細節,除對印尼輸美商品關稅從32%降至19%外,印尼將放寬對美國的關鍵礦產出口限制,並對美國工業與科技產品及農產品開放市場,取消99%的關稅壁壘。
路透社指出,特朗普常在對方國家尚未表態前,便通過社交媒體搶先高調宣布達成協議,且通常不披露關鍵細節,引發外界對協議透明度和穩定性的擔憂。例如,特朗普7月2日宣布與越南達成協議,但至今白宮仍未公布任何具體細節。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3日表示,中方一貫主張各方通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經貿分歧,維護良好的國際經貿合作環境。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