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末日鐘設定在距離零點差90秒的位置。\美聯社
【大公報訊】據路透社報道:原子科學家23日將反映世界危險程度的「末日鐘」維持在倒數90秒,考慮因素有人類正面臨核問題、氣候變化以及人工智能和新生物技術等科技威脅。
「末日鐘」由頂尖科學家與安全專家根據對地球與人類構成的生存風險來設定,該鐘每年一月會進行評估,今年的時間維持跟去年相同,同為距離零點只有90秒,也是「末日鐘」自1947年設立以來指針最靠近零點的一次。《原子科學家公報》主席兼行政總裁布朗生表示:「全球各地的衝突熱點構成核升級威脅,氣候變遷已帶來死亡與毀滅,諸如AI與生物學研究等顛覆性技術,也發展得比防護措施快。」他還強調,指針位置與上年相比沒有變動「並非指全球局勢穩定」。
專家認為,人類正在面臨全球災難,俄烏衝突及巴以衝突等戰爭四起,擁核國家不但沒有廢除核武,反而還在升級武器。此外,人類不願放棄化石燃料,導致氣溫屢破紀錄,氣候極端化,引發嚴重洪災、火災等氣候災難,威脅數以十億計人的生命與生計。而人工智能最近的高速發展使人擔憂該如何控制這種能以「無限方式改善或威脅文明」的技術。
「末日鐘」在1947年時設定為距離零點7分鐘,其距離毀滅最遠的時間點是在1991年冷戰結束後,當時距離零點有17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