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非洲多國政變 西式民主失敗

時間:2023-09-01 04:03:26來源:大公报

  圖:尼日爾發生政變後,民眾高舉反法標語示威。\法新社

  【大公報訊】綜合半島電視台、《華盛頓郵報》、德國之聲網站報道:非洲國家尼日爾軍方7月下旬發動政變後,8月30日,加蓬軍方宣布奪取國家政權,並軟禁了總統邦戈。2020年以來,非洲薩赫勒地區已有7個國家發生9起軍事政變,形成一條地緣政治動盪帶。分析指,這些國家普遍經濟狀況不佳,政府治理能力待提高,而以法國為代表的前宗主國在當地實行新殖民主義政策,導致非洲多國如多米諾骨牌般接連發生政變。這證明在該地區實行的「西式民主」試驗已徹底失敗。

  加蓬選舉中心8月30日宣布,總統邦戈在總統選舉中成功連任,將開啟第三個任期。十多名軍官隨即宣稱選舉結果無效,已奪取政權。軍方隨後宣布軟禁邦戈,並任命加蓬共和國衛隊指揮官恩圭馬為過渡領導人。加蓬多個城市有市民上街慶祝,支持軍方奪權。

  反法情緒成政變溫床

  幾乎與加蓬政變過程如出一轍,尼日爾軍方7月26日突然發動軍事政變,軟禁總統巴祖姆。在西共體威脅使用武力干預之際,近年同樣發生軍事政變的馬里和布基納法索表示,軍事干預尼日爾政局等同向兩國「宣戰」。

  外媒注意到,在近3年發生軍事政變的7個非洲國家中,除了蘇丹,其餘6國都曾是法國殖民地。《華郵》指出,非洲的法語國家總給人一種感覺,法國人總是站在當權者一邊,但這些國家政府對本國人民並不友好。

  尼日利亞政府治理問題分析人士埃古格認為,這些國家的所謂民選政府並沒有改善民眾生活,民眾只是獲得了投票權,別的什麼也改變不了。「對他們來說,(政變)被視為一種衝擊體制的方式,看看是否能帶來好的結果。」報道西非問題的獨立記者波斯特胡姆則直言,這些接二連三的政變表明,在薩赫勒地區進行的「西式民主」試驗已經徹底失敗。

  除了政治改革的失敗,這些非洲國家即使在獨立後,依然難逃被法國控制經濟命脈的命運。尼日爾是非洲第二大鈾礦出產國,是核電大國法國的鈾礦重要供應國。加蓬錳礦蘊藏量2億噸,佔全球已探明儲量四分之一,該國近90%的錳由法國礦業集團Eramet的子公司負責開採。

  包括尼日爾在內,西非和中非共有14國依然在使用非洲法郎,與歐元直接掛鈎。儘管法國堅稱,非洲法郎體系促進了經濟穩定,但分析指,這套貨幣體系賦予了法國直接控制非洲法郎區國家經濟的權力。

  法國前常駐聯合國代表、前駐美大使阿羅8月初受訪時表示,法國與非洲的新殖民主義關係遭到前法屬殖民地國家民眾普遍反對,是導致政變的核心原因之一。

  美趁虛而入謀控制非洲

  值得注意的是,尼日爾發生政變後,法國當局一再要求釋放總統巴祖姆並恢復其職權,但美國代理常務副國務卿紐蘭於8月上旬突訪尼日爾,並與發起政變的尼軍方高官舉行會談。法國外交部一名消息人士批評美國在尼日爾問題上「背叛」了盟友,法國現在擔心美方會與尼軍政府達成某種協議。

  報道稱,美國在尼日爾駐軍約1300人,法國有約1500名士兵。美國在尼日爾北部城市阿加德茲耗資1.1億美元建造了全球最大的軍用無人機基地,是針對北非和西非的關鍵情報和監視中心。美國─利比亞關係委員會主席波茨泰認為,美國尋求在該地區實現重要的安全利益,這關係到打擊恐怖主義和遏制俄羅斯的影響力,而尼日爾在其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分析指,美國近年重啟對非洲的關注,去年12月更時隔8年再辦美非峰會,旨在拉攏非洲國家,逼迫其在大國競爭中選邊站隊;如今又趁着法國勢力被迫從非洲退出之際,增強對非洲的控制力,以便更大限度地攫取當地的豐富資源,同時進行新的戰略布局。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