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粵81%生活垃圾焚燒 十市零堆填

時間:2024-04-30 04:03:35來源:大公报

  當前,香港垃圾收費爭議不斷,推行上面對諸多難點堵點,將廢物直接送往焚化爐處理,能否成為另一條出路?大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廣東全省生活垃圾焚燒占比81%,10個地市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日前,記者直擊佛山綠能環保發電廠,發現曾經惡臭撲鼻的垃圾堆填區,如今變身為國家AAA級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不僅每天能焚燒3000噸生活垃圾用以發電,無臭無塵;而且環境優美,綠樹成蔭,置身其中猶如漫步街區公園,讓人心曠神怡。佛山焚燒垃圾創富、告別堆填區的個案,為處于減廢綠化十字路口的香港,帶來更多思考空間。

  圖:佛山綠能電廠獲評國家3A級生活垃圾焚燒廠,是現階段國內設計、建設標準最高的焚燒發電項目之一

  「垃圾焚燒發電環保嗎?」帶著疑問,記者來到了佛山綠能環保發電廠一探究竟。走進發電廠內,高大的玻璃幕墻建筑宏偉壯觀,很難想像這座沒有異味、光鮮亮麗的樓宇,竟是垃圾焚燒發電廠。

  全自動化 「臭氣」變電能

  「我們整個焚燒發電廠安裝了超過130個攝像頭。」佛山市綠能環保有限公司品牌宣傳員楊林濤表示,「目前垃圾焚燒廠已全面實現自動化,技術員通過電腦即可遠程操控所有設備。」

  一直以來,垃圾都被認為是制約社會發展的負擔。為無害化處理生活垃圾,在「十四五」期間,廣東規劃建設30座焚燒處理設施,目前已建成17座,在建4座。全省現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廠(場)155座,總處理能力16.2萬噸/日,生活垃圾焚燒占比81%,10個地市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預計到今年底,垃圾填埋在佛山市將完全退出歷史舞臺。

  那臭氣哪去了?「在這里,臭氣可是一種能源,不能讓它洩漏出去浪費掉。」楊林濤表示,密封的垃圾倉內,負壓技術確保了臭氣不外溢。垃圾將在倉內發酵5天到7天,濾出水分以便充分燃燒發電;發酵產生的沼氣等臭氣,則由抽風系統抽進爐內助燃。去除水分后的固體垃圾,會被中控室工作人員遠程操控的垃圾吊爪抓取,放入焚燒爐中進行高溫焚燒。

  在垃圾焚燒處理的地方,記者透過玻璃窗看到燃燒的巨大金屬鍋爐,后面是錯綜復雜的管道。「這些管道可以將氣體、液體等分類處理。」楊林濤透露,這個過程實際上是通過高溫將鍋爐中的水轉化為高溫高壓的蒸汽,然后通過蒸汽推動汽輪機實現發電上網。「整個項目年發電量可以達到4.2億度,可滿足將近50萬居民的生活所需。」

  粵語有句俗語,叫「渣都無得剩」。這些垃圾燃燒后的廢渣產物,將進入到爐渣池,最后變成環保磚頭。垃圾僅剩的煙霧也經過嚴格過濾。「那焚燒煙氣有害嗎?」楊林濤解釋,「對于氣體的安全排放值,歐盟有標準,國家也有一套標準。但我們將每項標準,都壓到比歐盟標準更嚴格,保護周邊村民。」據他介紹,內地的垃圾焚燒廠都會用在線監測系統,實時監測煙氣成分。「不達標?馬上停產。」

  地多空氣好 與居民關系更好

  在佛山市綠能環保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汪文華看來,垃圾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目前,主廠房每天能焚燒3000噸生活垃圾用以發電。「我們算過,每噸垃圾焚燒可發電500度,按電價0.453元計,每噸垃圾可產生200多元收入,不僅資源利用率提升,土地也不再被占用。」

  汪文華表示,原先要將高明堆填區的2000畝土地建成焚燒廠,但實際只用了1400畝。剩下的600畝地得以釋放,用于其他用途。如今改造后,地多了,空氣好了,與村民關系更好。「未來將拆圍墻,讓村民像在公園般散步。」

  垃圾焚燒適合香港

  汪文華表示:「傳統填埋,不僅無經濟效益,還要承擔處理污染的成本。需要通過收取服務費來彌補成本,但焚燒垃圾,既能回收成本,還創造額外價值。」他認為,垃圾焚燒的處理方式適合內地,也適合土地資源緊絀、人手緊張的香港。

  垃圾焚燒VS垃圾堆填

  項目

  清潔的垃圾焚燒發電廠

  垃圾填埋處理

  一天垃圾處理能力

  高(根據設備規模,每天可處理數百噸至數千噸垃圾)

  中等至低(取決于填埋場的容量和設計)

  一年垃圾處理能力

  高(年處理能力可達數十萬噸至數百萬噸)

  中等至低(受限于填埋場的面積和容量)

  技術要求

  高(需要先進的焚燒爐、煙氣淨化系統和熱能回收技術等)

  中等(基本的填埋、壓實和滲濾液處理設備)

  運營成本

  較高(包括燃料消耗、設備維護、排放控制等費用)

  較低(主要為填埋場的維護、滲濾液處理和監測費用)

  環境保護

  較好(通過燃燒和煙氣淨化減少污染物排放,熱能回收減少碳排放)

  一般(雖然填埋能隔離垃圾,但滲濾液和臭氣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

  垃圾焚燒標準 比歐盟更嚴格

  垃圾接收

「卸料平臺」 劃有清晰的停車指引

  垃圾車經地磅稱重后,將垃圾重量自動錄入稱重系統,然后通過垃圾車棧道來到卸料平臺,將垃圾卸垃圾倉。

  儲存發酵

  垃圾在垃圾倉內經過5-7天發酵;產生的滲濾液將被收集作無害處理,處理完的液體將回收做焚燒爐的冷卻液,或者用于園區地面清洗。垃圾產生的沼氣等氣體則被收集起來用于焚燒爐燃燒時助燃。

  送入焚燒

中控室內的工作人員實時監控焚燒爐內作業情況

  控制室工作人員遠程操作,用垃圾抓斗吊,將垃圾放到給料斗,將垃圾送入焚燒爐焚燒。

  燃燒發電

  焚燒爐運作,氣體經過脫硝系統等過濾程序,變成主蒸汽排出。在燃燒發熱的過程中,熱能轉化為電能,進入到電網中為千家萬戶供電。

  殘渣處理

用于垃圾焚燒處理的巨型金屬鍋爐

  焚燒爐將垃圾燒完后,垃圾的殘渣會被除渣機收集起來,放到爐渣池里,這些燃燒后的殘渣將被制作成磚頭。

  電廠人語:「傳統填埋,不僅無經濟效益,還要承擔處理污染成本。反觀焚燒垃圾,能回收成本,還創造了額外價值。」

  垃圾焚燒發電 覆蓋灣區內地九市

圖:發電廠內,眾多處理氣體的管道在這里匯集。\大公報記者盧靜怡攝

  如今,大多數內地城市紛紛告別堆填區,轉而擁抱垃圾焚燒廠。而這一變革在廣東尤為明顯,深圳、廣州、佛山等城市已率先邁入垃圾焚燒時代。

  「過去,廣東處理垃圾主要依靠50多個垃圾填埋場,而今都已轉型為焚燒發電廠。」佛山市綠能環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付小平說道。目前,廣東全省已建成17個國家3A級生活垃圾焚燒項目,約占全國總數的1/3,10個地市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其中,大灣區內地九市已實現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全覆蓋。廣東省約有70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深圳市擁有8座,廣州市和東莞市各有7座。以佛山為例,該市垃圾焚燒能力已達10500噸/日,而填埋量僅剩數百噸。

  付小平了解到,隨著「十四五」規劃的推進,將垃圾填埋場改建為垃圾焚燒廠的工作,在廣東已基本全面鋪開,僅剩下的少數垃圾填埋場,多集中在三四線城市和偏遠縣級市。「主要是由于它們的規模較小,日均垃圾量需達到300至400噸才適宜建設焚燒廠。」

  稅務優惠引資 持久發電回本

  作為全國人口大省的廣東,去年全面啟動「無廢城市」建設,如今已經卓有成效,多個生活垃圾焚燒項目已經投入運營。垃圾焚燒項目是一種前期投入特別大的高科技工程,在建設和運營過程中,也得到了廣東稅務部門等不同單位的支持。佛山綠能發電廠項目第一二期預計總投資27億元,目前第一期已投資18.5億元。

  前期投入大,如何營收來彌補平衡?佛山市綠能環保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汪文華表示,綠能環保電廠目前主要通過三種方式營收,一是通過焚燒垃圾并發電,電量并網后出售給供電局,這部分收入約占營收的60%;二是向政府收取垃圾處置費補貼,約占30%以上;三是爐渣資源化處理,約占10%。除了營收收入外,稅務部門給予的稅費優惠,亦為發電廠的運營提供了不少幫助。

  據了解,佛山綠能環保在2022-2023年度累計享受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增值稅即征即退等稅收優惠5000多萬元,僅今年第一季度就享受各項稅收優惠234.8萬元。「節省下來的資金,我們將投入滲濾液處理中試基地、填埋場復綠等項目建設。」汪文華說道。

  國產技術受捧 東南亞多地采用

圖:佛山市綠能環保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汪文華。

  佛山市綠能環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付小平受訪時指出,近年來,中國內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區的制造業蓬勃發展,為垃圾焚燒技術的國產化奠定了堅實基礎。公司電廠的設備國產化率高達95%,僅有少量非核心設備采用進口,其中主要包括電子元器件控制系統,如控制器、變頻器等。盡管部分設備采用了國外品牌,但這些設備也均在國內生產,展示了中國垃圾焚燒技術的高度自主化。

  「不僅是電子元器件,包括焚燒爐、鍋爐、氣機、煙氣淨化、滲濾設備、水泵、風機等大型核心設備,也全部實現了國產化,這體現了中國在垃圾焚燒領域的技術實力與產業鏈完整性。」付小平強調。

  如今,中國的垃圾焚燒技術已逐步走出海外。「當前東南亞和越南等地都有中國的垃圾焚燒設備在運行。這既得益于中國技術的先進性,也受益于國家政策的支持和補貼。」佛山市綠能環保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汪文華表示,中國垃圾焚燒技術的「出海」,不僅是技術的輸出,更是中國環保理念和責任的體現,需要行業內外共同努力,推動中國環保產業逐漸走向世界舞臺。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