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加坡政府出手為樓市降溫,圖為新加坡市中心的濱海灣金禧橋。\法新社
【大公報訊】綜合《金融時報》、彭博社報道:新加坡樓市過熱,當局再出手加辣。新加坡政府在26日晚深夜宣布新的買方印花稅(ABSD)政策,其中外國人購買新加坡房產的印花稅更是從30%翻倍提高到了60%。新辣招從27日零起即時生效。彭博社分析指,新措施推出後,新加坡在全球國際大都市中,對外國買家徵收的印花稅稅率最高,而香港可能因新加坡的政策變化而受益,尤其是豪宅市場。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財政部以及金融管理局周四晚發布新印花稅措施聲明,稱「本地人購買自住房屋的需求尤其強勁,同時本地和外國投資者對新加坡住宅房地產市場重燃興趣。如果不加以管制,房價可能超越經濟基本面,造成價格相對於收入持續增長的風險。」
在新措施下,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購買第二套及以上住宅,買方印花稅都有3%至5%不等的調高,而在所有的調整政策中,外國人購買住宅的調整幅度最大,從原先的30%翻倍調至60%。以一個價值200萬新加坡元(約1180萬港元)的私人住宅為例,外國買家須支付的印花稅將從60萬新加坡元(約352萬港元),猛增至120萬新加坡元(約704萬港元)。
根據去年的數據,上述印花稅的調整,將影響當地約10%的住宅房地產交易。文告指出,調高印花稅將與政府增加房屋供應的計劃相輔相成,當局計劃從今年到2025年,預計有近10萬個組屋和私宅單位竣工,政府售地計劃(GLS)推出的私宅單位今年上半年將增至4100個。
核心區高端項目最受影響
新加坡市區重建局4月3日公布的最新預估數據顯示,新加坡整體私人住宅價格連續第12個季度上升,今年首季整體私人住宅價格指數環比上升3.2%,高於去年第四季的0.4%漲幅。根據彭博研究數據,新加坡樓價今年全年可能上漲5%。分析師表示,新措施可能對新加坡核心中部地區的高端項目影響最大。
新加坡此前推出2輪抑制房價措施,包含2021年12月上調印花稅稅率,以及去年9月緊縮房貸限制。新加坡當局指,雖然這些措施有「緩和作用」,但近期房價又出現了增幅加速的現象。
儘管其他國家因利率飆升和通貨膨脹而面臨經濟放緩,但新加坡的房地產行業仍然保持活躍,部分原因是大量熱錢的流入,特別是來自中國的富裕客戶。新冠疫情期間的供應短缺和建築成本上升也推動了房價和租金。自2021年以來,新加坡公共和私人住宅的租金成本已經分別增加了38%和43%。
在星成本激增 歐洲企業考慮遷出
彭博資訊稱,香港可能是新加坡新政策變化的受益者,因為更多中國內地客人可能改為在港購買豪華住宅。香港目前對非永居人士置業徵收共30%的印花稅,新加坡向外國人徵收60%的印花稅率,大約是香港的兩倍。根據香港最新的政策,合資格外來人才如在港置業,他們成為永久居民後,可獲退還大部分的印花稅。
新加坡媒體指出,高額印花稅主要針對的是少數的外國買家,未必能讓樓市迅速降溫。有跡象表明,新加坡樓市過熱,在本地人和外籍人士中都引發了不安。去年12月進行的YouGov民意調查發現,有三分之二新加坡人認為,政府應該更加關注住房的可負擔性。根據新加坡歐洲商會3月底發布一項調查,由於租金成本、通脹壓力和其他運營成本日益上升,七成受訪企業認為要維持新加坡業務日益艱難,如果情況惡化,企業會考慮把業務遷離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