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在歐盟國家組裝的電動車無法享受華府補貼,歐盟批不公平。\法新社
【大公報訊】綜合法新社、《金融時報》、彭博社報道:歐盟7日再次公開批評美國政府的《通脹削減法案》破壞公平競爭環境,並威脅要採取報復性措施。美方的法案為本土電動車產業提供高額補貼,但歐盟、日韓等美國盟友被排除在外。歐盟官員表示,歐盟方面已向美方發出書面警告,指出其補貼方案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規則;若美方拒絕改正錯誤,歐盟將訴諸世貿組織。德國總理朔爾茨早前警告說,美方此舉恐引發關稅大戰。
美國總統拜登早前簽署《通脹削減法案》,其中關於電動車補貼的條款將從2023年起陸續生效。根據法案,美國政府將向購買新電動車的本國消費者提供7500美元稅收抵免,向購買二手電動車的消費者提供4000美元稅收抵免,並取消每家車企只有前20萬輛車才能得到補貼的上限規定。但法案同時也為補貼資格設置了前提條件,包括所購車輛必須在北美組裝;電池的關鍵礦物和組件必須有一定比例來自美國或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或在北美回收利用,且比例逐年增加。
日韓亦公開表達不滿
歐盟7日重申,美方補貼方案將破壞美歐之間的公平競爭環境,導致在歐盟生產的電動車更難進入美國市場,並吸引企業從歐洲遷往美國。歐盟委員會分管內部市場的委員布雷東表示,歐盟與美國兩周前已成立特別工作組,歐盟方面就《通脹削減法案》中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內容向美方發出書面警告。但法新社指,歐盟成員國財長們抱怨華府對歐盟的擔憂充耳不聞。
布雷東7日威脅說,若華府繼續忽視歐盟,歐盟將訴諸世貿組織,並對美國採取報復性措施。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勒梅爾預計歐盟委員會將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他表示,法國政府對美方的電動車補貼深感擔憂,因為法方約100億歐元(約785億港元)的投資會受到影響。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表示,美歐應當盡全力避免「以牙還牙」的惡性循環,更要避免貿易戰。
法國總統馬克龍上月在巴黎與德國總理朔爾茨會面,雙方表示歐盟或將採取類似的補貼政策,作為對美方的回應。日韓等國同樣公開表達不滿。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日前向美國財政部提交意見書,指出美方的稅收抵免相關條件涉嫌違反韓美自由貿易協定。韓國汽車協會估計,韓國每年約10萬輛對美出口電動車將受影響。
日本政府5日警告指,美方政策恐阻礙日本人進一步在美投資,影響美國就業環境,還可能對拜登政府實現減排目標的努力造成負面影響。
華府私下維持美俄交易
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帶頭發起對俄制裁,歐洲因此陷入能源危機,美國卻一邊向歐洲高價出售能源,一邊吸引歐洲企業把生產轉移到美國,導致美歐矛盾激化。馬克龍批評美國搞雙重標準,向歐洲出口天然氣的價格比本土氣價高出3至4倍。美國能源部助理部長克拉布特里近日辯解稱,賺取暴利的並非美國生產商,而是總部位於歐洲的能源公司。
英國石油公司今年第3季獲利82億美元,主要得益於天然氣交易。殼牌今年前9個月的利潤已超過300億美元,料將打破2008年創下的310億美元年度利潤紀錄。不過,美國能源公司同樣大賺一筆。美國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商切尼爾今年第3季營收高達88.5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兩倍還多。切尼爾創始人蘇基毫不掩飾地指出,美國能源公司是歐洲能源危機的最大受益者。
彭博社8日披露,美國政府私下指示摩根大通、花旗集團等銀行業巨頭與「具有戰略意義」的俄企保持業務往來,包括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等,旨在減少對俄制裁帶來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