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專家解讀/打破隱性壁壘 形成再投資良性循環

時間:2025-07-20 05:02:12來源:大公报

  圖:3月21日,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首批商用儲能電池在集裝箱中啟程付運。\新華社

  受訪專家表示,《通知》是深化外商投資促進體制機制改革,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的重要文件,其出台及時且必要,釋放了穩外資的強烈信號,展現了政策穩外資的誠意,有助於穩定外商投資規模。系列政策組合既是對國際資本布局新趨勢的主動回應,更是中國深化高水平開放、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

  中央財經大學博士後研究員胡鴻雁指出,《通知》明確要求各地建立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項目庫,此舉通過精準對接企業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有效解決了外資再投資項目落地難、推進慢的問題。不僅能提升政策傳導效率,還能通過動態跟蹤和資源傾斜,增強外資企業在華長期發展的信心,形成「投資─增值─再投資」的良性循環。

  她同時指出,支持外資企業採用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等靈活方式用地,顯著降低初期投入成本。簡化行業准入許可流程,縮短辦理時間,減少企業合規負擔。通過制度創新打破隱性壁壘,使外資企業能更高效地調配資源、擴大產能,進一步融入國內產業鏈供應鏈。

  政策在外匯資金使用和融資渠道上實現重大突破。胡鴻雁表示,外資企業合法外匯利潤可自由劃轉用於境內再投資,被投資企業無需辦理額外登記手續,大幅簡化跨境資金運作流程。此外,通過「綠色通道」優化關聯股東貸款和「熊貓債」管理,並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為外資再投資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系列舉措不僅提升了資本使用效率,還通過金融開放信號增強了外資對人民幣資產的配置意願,助力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