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當務之急/全球暖化加劇 耐高溫作物成救星

時間:2022-08-27 04:24:45來源:大公报

  圖:五種耐高溫抗旱作物

  【大公報訊】綜合《衛報》、路透社、BBC報道:全球氣候變暖加速,近期的熱浪高溫,導致許多國家農業損失慘重,糧食作物岌岌可危。有預測稱,至2040年,高溫將導致全球糧食減產30%~40%。人類目前的主糧作物較為單一,隨着世界人口劇增,氣候變暖對農業發展帶來的挑戰也愈發艱巨。因此,農民和專家正將目光投向更耐高溫、耐旱的作物,同時希望通過新的育種方式,努力解決全球糧食安全問題。

  莧屬植物

  又稱野莧菜,從籽到葉都能吃,在非洲與亞洲都是常見的食用蔬菜種類,北美印第安人則食用其籽。野莧菜富含九種氨基酸,是蛋白質、礦物質、抗氧化物的絕佳來源。美國、墨西哥、危地馬拉正在合作種植這種抗旱作物。烏克蘭是此作物歐洲大陸最大出產國。

  福尼奧米(Fonio)

  福尼奧米是非洲最古老的栽培穀物,在西非地區廣泛種植,既抗旱又能在貧瘠土壤生長,適合水資源稀缺地區種植,曾被歐洲人稱為「飢餓之米」。福尼奧米無麩質,為低GI(升糖指數)食物,富含胺基酸,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芋頭

  芋頭是常見的塊莖植物,在高溫多濕的環境條件中生長。隨着氣溫升高,美國加州烏托邦種子計劃目前設法改良此熱帶作物好讓其能在寒冬中生存。試驗人員正栽種八個從韓國、菲律賓、中國、夏威夷、波多黎各引進的不同品種芋頭。

  豇豆

  豇豆又稱長豆、豆角,葉子、豆莢皆可食用,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在非洲、亞洲、歐洲與美洲等地都有種植,是高度耐旱作物。

  中間麥草(Kernza)

  美國農業研究機構在小麥草的基礎上開發出多年生穀物,無需每年重新播種,可節省耕種所需能源,減少碳排放。根系長達三米,有助於穩定土壤、鎖住水分、改善野生動物棲息環境,吸存大量二氧化碳和氮。研究人員仍努力提高該作物的產量。

  《衛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