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市的一處石油設施1日遭兩架烏克蘭直升機襲擊起火。\法新社
【大公報訊】綜合俄新社、路透社、《華爾街日報》報道: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市的一處石油設施1日遭兩架烏克蘭武裝直升機襲擊,造成8個儲油罐起火,兩名工人受傷。這是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烏軍首次越境襲擊俄設施,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警告,事件未給雙方和談創造有利條件。烏克蘭外交部對消息不置可否。
別爾哥羅德距離烏克蘭邊境約35公里。別爾哥羅德州州長格拉德科夫1日稱,烏軍兩架直升機低空進入俄境內,空襲該州首府別爾哥羅德市一個油庫,燃起的大火造成兩名工人受傷,附近街區的居民需要疏散。當地緊急服務機構消息稱,有8個儲油罐和2000立方米的汽油燃燒。
外界擔心為和談蒙塵
網上流傳的視頻片段顯示,有多枚導彈從低空發射,隨後發生了爆炸。有消息稱,執行這一任務的是烏軍兩架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使用的是S-8火箭彈。事故發生後,鄰近的庫爾斯克州安全部門已進入高度戒備狀態。
烏克蘭國家通訊社當天也報道了此次事故,但未說明起火原因。烏克蘭外交部表示,「不確認也不否認」基輔發動了此次襲擊。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媒體在報道此新聞時,不斷強調所謂「烏軍直升機施襲」只是俄方的指控,無法核實真實性,與此前報道俄軍「轟炸」烏境內目標的武斷截然不同。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當天表示,已向總統普京匯報此次事件,「毫無疑問,別爾哥羅德州發生的火災事故不是在為俄烏繼續談判創造有利條件。」俄烏代表團1日恢復線上談判,外界擔心,別爾哥羅德油庫遇襲會否為本就艱難的和談蒙上陰影。俄外長拉夫羅夫當天表示,雙方3月29日在土耳其的談判取得了進展,烏方對於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地區局勢及烏克蘭保持中立地位的必要性有了「更多了解」。
俄軍上月底宣布大幅減少在烏首都基輔及北部城市切爾尼戈夫附近的軍事行動,以增進俄烏互信,並為繼續談判創造條件。然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願戰爭太早結束,反而一直質疑俄方,稱其並未真正撤軍,只是重新部署軍力。英國國防部表示,目前部署在格魯吉亞的一些俄軍將被派往烏克蘭進行增援。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1日警告,俄軍準備對烏東部和南部展開「強力攻擊」,馬里烏波爾和頓巴斯地區將成為「重點空襲對象」。美國國防官員稱,俄方將軍力轉移到頓巴斯可能預示着「更長期、更持久的衝突」。
俄軍撤出切爾諾貝爾核電站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3月31日稱,當天收到烏方通報,俄軍部隊已經撤出切爾諾貝爾核電站,並以書面形式將核電站的控制權移交給烏方。有報道稱,俄軍在核電站禁區內受到高劑量輻射,因此才撤出。IAEA總幹事格羅西表示,當地周圍的輻射水平「相當正常」。他同時表示,IAEA已與俄烏雙方分別就烏克蘭的核安全達成框架協議,包括在俄軍離開切爾諾貝爾核電站後,IAEA將派遣工作人員進駐。
烏克蘭總統顧問阿列斯托維奇1日表示,俄羅斯已摧毀幾乎烏克蘭全部的軍工產業,並正在「消滅」民用工業。不過,俄方堅稱其軍事行動沒有以平民為目標,並指責「烏民族主義者」利用普通民眾作為「人體盾牌」。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預測,俄烏衝突可能將使烏克蘭今年GDP大跌20%,俄GDP下滑10%,引發「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最大的供應危機」,並將對衝突區域外的經濟同樣產生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