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得不償失/星新增確診近2500 染疫民眾難就醫

時間:2021-10-02 04:28:52來源:大公报

  【大公報訊】綜合《聯合早報》、《海峽時報》、路透社報道:新加坡自8月中旬逐步放鬆防疫措施,採取「與病毒共存」的措施後,疫情持續惡化。9月30日,新加坡單日新增確診2478宗打破最高紀錄,也是連續三日超過2000人染疫。由於醫療系統不堪負荷,不少確診者反映遲遲未接到衞生部的隔離安排,醫療服務電話也打不通,感到彷徨無助。

  新加坡540萬人口中,82%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但該國自8月19日起進入「與病毒共存」防疫階段,加上Delta變種病毒的影響,疫情急速惡化。自8月底以來,新加坡新增病例幾乎每周翻倍,單日確診人數連日創新高。9月30日,新加坡新增2478人染疫,是疫情以來最多,也連續三天單日確診數突破2000宗。

  衞生部最新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中,98.1%確診者無症狀或輕微症狀。但隨着確診個案攀升,重症和死亡病例增加。9月30日新增2人死亡,9月共有40人不治,大多數為60歲以上的長者,令累計病歿人數升至95人。迄今共有1360名患者病患住院接受治療,其中204名重症患者需要吸氧,34人情況危殆。本周,衞生部長王乙康宣布新冠床位由1000張增至1600張,並準備約300張ICU病床。各界擔憂若疫情遲遲無法受控,醫療系統將崩潰。

  染疫民眾在家自行服藥

  由於確診病例驟然增多,新加坡當局也疲於應對。有民眾確診後等待數日仍未接到衞生部的安排,感到彷徨無助。54歲的王女士9月17日確診,她向《聯合早報》表示,診所要求她回家等待衞生部的指示,但她等了數日音訊全無,心急如焚下多次撥打衞生部熱線、居家康復及遠程醫療服務業者熱線,但都沒能成功,只能盡量避免與丈夫和兒子接觸,留在房間中「自愈」。

  28歲的黃小姐則表示,媽媽在9月染疫,但衞生部沒有發出隔離令,居家康復程序混亂,幸好能自行服藥順利康復。另外,亦有年長病患應前往社區照護設施接受密切觀察,但幾天未接到通知;還有人前往設施後,等待數個小時才進入隔離房間。

  再度收緊防疫措施

  病例激增亦引發民間對「與病毒共存」的恐慌。Milieu Insight一項調查發現,52%受訪者認為最新防疫限制「恰到好處」,23%的人認為防疫措施過於寬鬆。有民眾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與經濟和其他方面相比,人的生命必須擺在第一位。」

  本周起,新加坡再度收緊防疫措施,包括限制社交聚會,要求餐廳堂食最多2人一組,企業重回居家辦公模式等,以爭取時間增加社區照護設施和醫療設施的床位。為緩解醫療系統的壓力,政府亦擴大「居家康復」計劃,要求更多已接種疫苗、重症可能性較低的確診人士在家休養。

  韓國宣布11月防疫轉型

  在韓國,政府此前也已公布有意採取「與病毒共存」的防疫策略,將醫療資源集中於危重症患者治療,開放一般民眾恢復日常生活。當局10月1日宣布,現行的社交距離限制將延長實施兩周至本月17日,用這兩周的準備時間籌措床位、安排居家治療,並自11月起逐步解除防疫措施。

  截至10月1日零時,韓國過去24小時新增2486宗確診病例。該國疫情自7月起持續升溫,中秋假期後情況惡化,近一周本土感染日均確診人數升至近2636宗,是一個月前的1.5倍。迄今,韓國近4000萬人口中超過50%接種完兩劑疫苗,首針接種率達76.6%。該國醫學專家們認為,疫苗接種率將成為能否轉換為「與疫情共存」的關鍵,戴口罩則是保障人們健康的最後屏障,日常生活短時間內雖不能恢復疫情之前樣貌,但許多社會活動有望得到恢復。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