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英醫生批港醫護臨陣脫逃

時間:2020-02-08 04:24:05來源:大公報

  圖:一名醫護人員4日走過瑪嘉烈醫院的傳染科中心/法新社

  在香港抗擊新型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部分醫護人員卻為了政治目的罷工,引起外界嘩然。有英國醫護界和法律界人士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反對,認為醫護的天職是治病救人,不能在急難關頭臨陣脫逃,更不能用罷工作為政治籌碼。這種藉機要挾政府和製造混亂、犧牲公眾來謀取自身利益的行為非常自私。/大公報駐倫敦記者 李 威

  英國知名華人醫生李漢基表示,他理解香港醫護人員對疫情的擔憂和顧慮,但對於小部分人罷工的做法並不認同。眼下疫情大敵當前,他們卻放下病人搞罷工,提出的訴求中含有濃重的政治色彩,不僅不合時宜,對於仍然戰鬥在第一線的大多數醫護人員來說也極不公平。

  沙士時奉獻精神不再

  李漢基指出,醫護人員的職責就是以病人為先,不論發生什麼事都要想方設法地先救治病人,在2003年香港沙士疫情爆發期間,許多醫護人員身先士卒、不眠不休地投身抗疫最前線,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值得現在搞罷工的醫護人員反思。他希望大家能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如果作為一位病人,躺在病床上卻沒有醫護人員來救治,甚至手術也不能做,會做何感想?如果由於沒有適當的醫療,造成患者傷亡,作為醫護人員又於心何忍?

  他又以英國為例,指在疫情和病患面前,醫護人員通常會放下不同政治理念,大家齊心協力和無私奉獻,不會提出不合理要求,更不會用自己的政治訴求作為籌碼。他強調,從香港醫護從業人員的比例上來看,罷工的人只是極少數,不少已經退休和放假的醫護人員都主動出來幫忙,可以說眾志成城地戰勝疫情仍是當前主流。

  李漢基表示,從大數據上看,本次冠狀病毒疫情較沙士疫情傳播快,但致命性不高,相信在國家採取一系列措施之後,每個人都做好防保措施後,疫情會得到控制並最終被戰勝,因此不必過度恐慌。他又呼籲全體香港人支持政府,各界齊心合力,不要互相指責和埋怨,大家攜手共同渡過難關。

  救死扶傷乃醫護天職

  英國皇家自由醫院急診部護士尼娜也稱,不理解香港有醫護人員在疫情如此嚴重時期進行罷工,特別是有急診科的醫護也離開崗位。尼娜認為這可能會造成醫院人手短缺,無法救治緊急病人,後果不可設想。她說,哪怕是在戰爭時期,醫護都是衝在第一線,醫護不應過於政治化,要有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和責任。

  英國知名華人律師鄧漢聲表示,醫護人員在對抗疫情的最緊要關頭置病人於不顧,這麼做等於是謀殺。

  他說,香港醫護界有近8萬人,罷工的僅有幾千人,所佔比例相當小,根本不具有代表性,而他們的政治目的非常明顯,就是藉機要挾政府和製造混亂,以犧牲公眾來獲取自身利益,這種行為非常自私。

  他強調,醫護是特殊職業,不能臨陣脫逃,就像消防員不能在救火時逃跑,軍人不能在打仗時逃跑一樣,既然當初選擇了做醫護,就必須要承擔責任和堅守崗位,不能動輒以政治目的罷工來威脅政府。他說,從過往的經歷看,英國若發生類似的疫情,非但不會出現醫護趁機罷工現象,相反大家會萬眾一心,包括積極聘請退休的醫護以及外國醫生來共同應對,對比起來香港醫護的所作所為確實是聞所未聞。

  鄧漢聲還表示,香港現時採取的封關措施是基於現實考慮,香港現在主要任務是做好本地的隔離和防護。他稱讚中國政府對抗疫情的工作十分果斷和高效,包括湖北數日內建成一座醫院,只有中國才能做得到,而這些防疫措施有利於中國,也有利於全世界,他對早日戰勝疫情充滿信心。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