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台灣光復80周年。日前,全國人大通過了關於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的決定,以法律形式將10月25日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並規定國家通過多種形式舉行紀念活動。台灣光復是中國政府恢復對台灣行使主權的重要鐵證,是台灣作為中國一部分的歷史事實和法理鏈條的重要一環。立法紀念台灣光復,不僅是駁斥民進黨當局和美方「台灣地位未定」謬論的有力措施,更是再次體現了對台灣地區的管轄權,彰顯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
多年來,民進黨主張「台獨」的其中一個「論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台灣」。這顯然是混淆視聽。由於兩岸政治對立,台灣當局對台灣地區實施着事實上的控制和治理,這固然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台灣地區行使全面管轄權造成嚴重妨礙,但這並不能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台灣地區依法擁有並行使着管轄權的事實。
在外交領域,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作為獲得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理所當然地擁有對作為中國一部分的台灣地區的代表權和管轄權。過去國民黨馬英九政府堅持「九二共識」、改善兩岸關係,經過與大陸方面協商後得以獲准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世衞大會。但民進黨當局奉行「台獨」路線,嚴重破壞兩岸關係,連續8年被世衞大會拒之門外。由此可見,台灣方面能否參與國際組織和機構的活動,大陸方面起着關鍵作用。
在軍事領域,解放軍軍機、軍艦在台島及周邊巡航、演練已經常態化,台灣方面聲稱的所謂「海峽中線」早已蕩然無存。此外,大陸海警部門近年又進一步強化在台海水域巡查和執法,切實維護包括台灣地區在內的中國漁民合法正當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有力保障廈金海域正常航行和作業秩序。這些行動彰顯了海峽兩岸都是中國的領土,中國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而且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中國國內法,台灣海峽水域分別為中國內水、領海、毗連區和專屬經濟區,不存在所謂的「國際水域」。
在司法領域,大陸方面制訂了一系列涉台法律。2005年全國人大通過《反分裂國家法》,運用法治方式和法治力量,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強調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不受任何外部勢力干涉,清晰劃出以非和平方式制止「台獨」分裂勢力分裂國家的法律紅線。2021年起國台辦開始公布「台獨」頑固分子清單,並禁止這些「台獨」頑固分子及家屬進入大陸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限制其關聯機構與大陸有關組織、個人進行合作,絕不允許其關聯企業和金主在大陸謀利,以及採取其他必要的懲戒措施,依法終身追責。目前「台獨」頑固分子清單上已有12人。2024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發布《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量刑方面,《意見》提出,對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處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中對國家和人民危害特別嚴重、情節特別惡劣的,可以判處死刑。《意見》還明確,對「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案件可以依法適用缺席審判程序。重慶市公安局日前根據《意見》有關規定,宣布對「台獨」頑固分子沈伯洋涉嫌分裂國家犯罪立案偵查。
相較於《反分裂國家法》、《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主要是給「台獨」分子劃出紅線,此次全國人大立法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則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中國的國家敘事──1945年10月25日,台灣光復,台灣、澎湖列島重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台灣已經回歸祖國。
從外交、軍事到司法,大陸方面都彰顯了對台灣地區的代表權和管轄權。賴清德當局所宣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有一天統治過台灣」並不符合事實。早在80年前台灣光復那天,台灣地區就已重回中國版圖。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能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