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落葉歸根 孫立人將軍家屬向大陸申請遷葬安徽故里

時間:2025-10-30 05:02:11來源:大公报

  【大公報訊】綜合中通社及台媒報道:國台辦29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對於「孫立人將軍次子孫天平日前透露,已正式向國台辦提出申請,希望能將其父遺骨遷回故里安葬」,國台辦發言人彭慶恩表示,我們將進一步了解核實有關情況。

  「35年了,還沒有入土」

  據報道,孫立人的棺柩暫厝在台中東山墓園,迄今尚未入土。孫天平2015年受邀赴大陸出席閱兵時,就曾透露計劃將父親遺骨遷回老家安徽,並表示「落葉歸根是父親心中的願望」。當時孫天平提出三個遷葬方向:安徽祖籍、廣州與遠征軍戰友合葬、南京抗戰紀念地旁。

  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說法稱,孫立人遷葬大陸一事已推動超過10年,大陸方面也一直在努力。過去在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關係和緩時,大陸想將孫立人遺骨遷葬至廣州的新一軍公墓,完成孫立人「與新一軍戰友葬在一起」的遺願,屆時可重新整修新一軍公墓。遷葬未能成行後,孫立人的安徽故居、紀念館陸續興建整修,遷葬返鄉事宜繼續推動。但之後兩岸關係日趨緊張。「35年了,還沒有入土」,孫天平說,他在努力爭取將父親棺木遷回安徽故里。

  資料顯示,孫立人生於1900年,安徽人,在庚子賠款留美預科1923屆畢業後,先後獲得美國普渡大學土木工程學士學位和美國弗吉尼亞軍校博雅教育學士學位,是當時少數留美軍官,之後於1928年回國。

  領導中國遠征軍 戰功卓著

  抗日戰爭期間,孫立人於1942年在緬甸帶領中國遠征軍以寡敵眾,締造「仁安羌大捷」。中國遠征軍的海外作戰大大緩解了太平洋戰場的壓力,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聲望,有力支持了對日作戰和東南亞人民的抗日鬥爭,孫立人也被認為是抗日戰爭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有「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之稱。

  上世紀50年代孫立人到台灣後,美國曾有意支持他,後因朝鮮戰爭爆發,美方改變計劃,重新支持蔣介石。其後孫立人被軟禁33年,直到1988年才恢復自由,1990年在台中去世。孫立人棺柩雖地處偏遠,但多年來仍時常有親朋好友、後代子孫及仰慕者前往獻花致意。而孫立人過去在台中的寓所,也已改建為紀念館。

  台媒提到,對所有為抗戰作出貢獻的人士,大陸都致以應有的敬意。但在台灣,民進黨不會提遠征軍的抗戰功績,導致不少年輕人不知道這段歷史。只有大陸方面,從不曾忘記遠征軍、新一軍,近年來僅相關影視作品就有《中國遠征軍》《我的團長我的團》《遠征遠征》等,一遍遍講述孫立人、戴安瀾等將士的抗戰故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