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廣州賽區交通保障指揮中心亮相。\大公報記者方俊明攝
【大公報訊】記者方俊明廣州報道:十五運會沒有集中的運動員村,運動員採取「分散居住、賽時集中」的模式;隨着開幕式臨近,越來越多比賽同時開賽,對交通保障的挑戰也隨之增大。
記者27日走訪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交通保障指揮中心,了解到目前已打造「全運會交通指揮調度系統」,通過智能任務分發、道路狀況預警、車輛定位數據共享等方式,實現「車流可視、風險可判、調度可及」。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交通運輸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黃丙寅表示,目前已規劃賽事保障「大流線」,涉及線路213條,約1300公里,確保交通運輸線路便捷通達。
此外,充分使用廣州賽區十五運會智慧交通調度系統,實現路線導航、視頻監控、軌跡跟蹤、到站預告、應急一鍵報告等功能,全流程確保車輛調度計劃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