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陸劇激勵台青年「尋史」 喚醒兩岸共同歷史記憶

時間:2025-10-21 05:02:19來源:大公报

  左圖:大陸電視劇《沉默的榮耀》受到兩岸關注。劇中吳石等先烈的英勇事跡感動了不少台灣民眾。台灣青年林彥辰最近到北京福田公墓緬懷吳石將軍。右圖:台灣青年邱慶齡參訪福州市倉山區的吳石將軍故居。\受訪者供圖

  首部反映台灣隱蔽戰線的電視劇《沉默的榮耀》是基於真實歷史事件創作,呈現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等烈士在台灣的潛伏事跡,播出後受到兩岸社會高度關注。

  不少台灣青年表示,「這是一段被掩埋的歷史,如今終於被看見。」《沉默的榮耀》激發了他們探尋當年歷史的興趣,並通過了解史實認識到兩岸並不是民進黨當局所說的「兩岸國家」、「沒有關係」,而是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當下的和平年代,推進國家完全統一都是兩岸中國人熱切期待的願望。\大公報記者 蘇榕蓉報道

  「在《沉默的榮耀》播出之前,題材與演員陣容就引起我的關注。熱播的背後,是歷史記憶與民族情感的復甦。台灣青年朋友和我在社交平台上的熱議,說明他們不只是追劇的興趣,而是對民族認同、對祖國統一的認同感進一步覺醒,渴望正確歷史的回歸。」台灣青年林彥辰向大公報記者表示,這部劇通過「我們有同志在台灣犧牲貢獻」的敘事,進一步強化了「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一體感,推動兩岸民眾進一步認識到:中國革命的「無形戰場」遍布兩岸,台灣同胞從未缺席民族解放事業。

  近日,林彥辰到北京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和福田公墓,緬懷為革命事業做出巨大犧牲的英烈們。據林彥辰介紹,他的爺爺在台灣大學就讀時,心懷愛國理想,組織參與以「救苦、救難、救饑荒」為主的學生運動,在19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遭到政治迫害被關押在綠島,飽經折磨。這部劇重塑了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所以他對這段歷史感同身受。

  批民進黨「台獨」教育抹煞歷史

  除了林彥辰,島內還有不少年輕人希望了解當年這段歷史。台北歷史教師何言渝表示,台灣現行歷史教材對1949年前後歷史只有簡略記載,而《沉默的榮耀》則詳細描繪中共地下黨的英雄事跡。民進黨當局鼓吹的「台獨」史觀被劇中情節直接反駁,例如,劇中台工委交通線負責人林義良面對審訊時「我是中國人」的鏗鏘宣言,與民進黨當局鼓吹的「兩岸互不隸屬」形成尖銳對照。

  何言渝說,由於《沉默的榮耀》講述的是真人真事,因此台灣民眾看的不僅是劇情,更是歷史,也引發不少台灣民眾自發探尋當年這段隱密的歷史。PTT論壇相關話題閱讀量突破500萬。她去台北圖書館借閱了《東海情報組檔案彙編》等講述那段歷史的書籍。

  對於近年來民進黨當局修改台灣教材,意圖淡化台灣民眾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何言渝指出,「台獨」勢力企圖歪曲、湮滅歷史,虛構所謂「台灣主體意識」,但吳石等為國家和民族英勇獻身的英雄,令「台獨」敘事無法自圓其說。《沉默的榮耀》使潛藏於台灣民眾血脈中的文化認同與情感聯結被悄然激活。

  何言渝說,她身邊近八成的台灣朋友通過該劇首次了解到這段歷史。這部劇喚醒了兩岸共同的歷史認同,也提醒了台灣民眾:台灣問題並非國際問題,而是中國內部尚未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

  先烈事跡加強台青年對祖國認同

  「看完那晚,我失眠了。不是因為恐懼,而是因為清醒。」新北青年楊珠珺沒想到,一部講隱蔽戰線先烈的諜戰劇竟讓自己如此激動。「《沉默的榮耀》讓正確的歷史重新回到了台灣民眾的視線,戳穿了『台獨』勢力的謊言。」楊珠珺說,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台灣年輕人會在B站轉發《兩岸家書》中台灣青年回福建祭祖的片段,在微博分享祖輩遷台的族譜與信件,在台灣社群網絡服務網站Dcard討論閩南語版《長安三萬里》如何讓李白的詩句在鄉音中「復活」。

  台灣統一聯盟黨主席王永說,「《沉默的榮耀》反映了兩岸歷史淵源,劇中先烈從容就義的情節傳遞了民族認同與國家統一的信念,有助於使台灣民眾形成正確的民族觀,認識到兩岸並非是『兩個國家』,推進祖國完全統一是兩岸中國人的心願。」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