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中通社報道:台當局教育主管部門近日公告,將把「閩南話語言能力認證考試」改名為「『台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消息一出,引發輿論抨擊。
台教育部門稱,此舉是因應台行政機構的「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書面用語規範」,並配合民進黨「立委」的建議。
中國國民黨「立委」洪孟楷指出,民進黨當局用意識形態執政,是讓台灣民眾最沒有辦法接受的事,尤其在名稱上面動手腳,但本質上沒有絲毫改變,說穿了只是自我感覺良好而已。他批評民進黨當局,對民眾關心的民生議題視而不見,卻持續在名稱上做文章。
「欲蓋彌彰、徒勞無功、居心叵測」,台灣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系主任吳昆財以12個字回應民進黨當局的舉動。他表示,全世界有數千萬人使用閩南語,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也有華人使用,在當地同樣稱為閩南語,沒有人認為有政治意涵。為何在台稱閩南語就有政治意味?這種「去中國化」的心思昭然若揭。
輿論指出,閩南語源出中原河洛,在中華民族以黃河流域為幅員的商周時代,曾是官方語言。遷徙到台灣的河洛後代,居然不惜篡改歷史,還囫圇吞棗,把祖先輝煌的語言稱為「台灣話」,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