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截至二〇二一年底,台商投資大陸項目超過12萬個,實際投資額逾七百一十三億美元。圖為客商在廈門工博會了解新型模具設備。/資料圖片
民進黨當局近來大規模約談在台大陸企業,搜查所謂「非法從事挖角台灣高科技人才活動」,其中僅3月就至少有10家陸企約百人遭到搜查和約談。相關官員赤裸裸地承認,此舉就是要用「震撼性的行動」為炮製「經濟間諜罪」造勢。對此,受訪專家表示,年底島內「九合一」選舉即將登場,民進黨當局再次使出「先射箭再畫靶」伎倆,拿陸企大做文章,醉翁之意卻在選舉。民進黨鬧出的動靜越大,將「抗中保台」民粹之火燒得愈烈,便能借此收割更多的選舉利益。
綜合人民日報海外版、大公報記者蘇榕蓉報道
今年以來,民進黨當局檢調機構對在台大陸企業進行密集滋擾,僅在3月就至少有10家陸企約百人遭到搜查和約談。台有關部門甚至搞「拂曉突擊」,直接闖進辦公室搜查,並扣押計算機硬盤和工程師。
如此無端擾民,民進黨當局非但毫無愧意,反而得意洋洋地對外宣稱,他們就是要搞事。此番醞釀中的「經濟間諜罪」,是指台灣行政機構等將向民意機構提出增修的犯罪行為與罰則。對所謂「經濟間諜竊密、洩露給中國大陸或境外敵對勢力」可判處5-12年有期徒刑、罰款最高可達1億元新台幣。而且只要「有犯意」,即使未遂也要開罰。
提前「執法」 存心誣陷
然而,該「法」尚在審議,民進黨當局就開始提前「執法」。島內輿論痛批,民進黨當局對陸企的打壓行為完全缺乏正當性,純屬「綠色恐怖」。尤為可憎的是,民進黨當局還大搞「有罪推定」,憑空指摘「陸企利用台灣當地人非法從事半導體設計」,一望即知是存心誣陷。
民進黨當局此番刻意打壓的陸企,主要集中在半導體為代表的高科技領域。廈門大學台研院副院長張文生教授向大公報表示,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上台以來,對陸資採取了包括嚴格審查、限定資格等多種方式進行限制,接連炮製惡法甚至「量身定罪」,先祭出精準封殺的「愛奇藝條款」,又修改「法規」驅逐「淘寶台灣」,對華為、中興、小米等陸企喊打喊殺,百般刁難逼迫。現在又用政治理由,用所謂「經濟間諜」、「國安」理由進行打壓,配合美國限制大陸發展,包括核心技術的發展。張文生相信,用不了幾年時間,大陸很快在美國「卡脖子」的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屆時,台灣想在兩岸經濟交流中擁有優勢恐怕都求之不得。蔡英文當局的倒行逆施,不但逆歷史潮流,也違背了其所標榜的所謂人權、自由、民主等價值觀。
蔡欲藉此收割選舉利益
受訪專家表示,年底島內「九合一」選舉即將登場,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再次使出「先射箭再畫靶」伎倆,拿陸企大做文章,為惡法造勢,醉翁之意卻在選舉。島內中國文化大學劉性仁副教授向大公報指出,蔡政府近期變本加厲阻擾破壞兩岸交流合作,持續配合美國「抗中」路線,將「抗中保台」民粹之火愈燒愈烈,目的是要借此收割更多的選舉利益。
劉性仁表示,台灣島內經濟長期低迷,陸資赴台本是「雪中送炭」,對島內優勢產業也能錦上添花,民進黨當局卻為了一己私利,將陸資形容為「洪水猛獸」,對陸資管制層層加碼,這種製造「寒蟬效應」的政治操弄,最終只會使得「台商回流」成效不彰,台灣經濟無法改善,台灣工商界和民眾的切身利益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