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教授於2021年加入科技大學,現時負責領導人工智能醫療實驗室(Smart Lab),專注研究在醫療上使用可信賴人工智能技術。陳浩表示,團隊正推動SmartPath與SmartCare兩大產品落地。他預告,Smart Lab下一步將在超聲領域發力──在超聲部分,團隊已拿到全球最大規模、逾億人次的臨床數據,目前成果刊登在頂尖學術雜誌。
陳浩指出,與現有SmartPath針對「有症狀患者精準診斷」不同,超聲AI主打「無症狀篩查」,市民每年體檢即可於早期發現潛在病灶。他強調,體檢數據與臨床懷疑病灶的數據截然不同,後者需醫生「大海撈針」判斷良惡性,而超聲早篩能在疾病發生前預警。
推動融入常規體檢
陳浩以乳腺結節、肺癌為例,表示早期微小病灶透過微創手術即可治癒,無需動大手術,不僅降低醫療成本,更顯著提升患者生存率。
目前團隊正在優化SmartPath診斷能力,並推動超聲早篩融入常規體檢。陳浩表示,未來將持續以臨床需求為核心,推動醫療AI從「輔助診斷」走向「疾病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