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網上自稱成功領取強積金所收的支票圖片。右圖:自稱宏利強積金顧問的吳生名片上的辦公室位於海濱匯,但上址卻是香港寬頻辦公室。
積金局在過去三個財政年度,已轉介了約110宗懷疑強積金的違法行為個案,予警方及相關執法部門跟進及調查,並高度關注首次發現有不法之徒,涉嫌偽造或使用虛假文書,教唆強積金計劃成員以罹患末期疾病為由,非法提早提取強積金。
積金局呼籲,強積金計劃成員必須提高警覺,防範來自懷疑犯罪集團、聲稱可協助計劃成員提早提取強積金的推銷電話、短訊或社交媒體帖文,切勿向任何來歷不明的第三者透露個人資料,計劃成員亦切勿以身試法。
金融服務機構「宏利」回覆《大公報》查詢,確認吳生名片上所列的聯絡資料,與紀錄不符,包括公司地址、電話、手提電話及傳真號碼,而且該名片所使用的是舊版宏利公司標誌,宏利已於2018年起更換至新標誌。
「宏利」強調,嚴格遵守積金局所訂立的相關規定,並一向對代理人團隊的專業操守有嚴格要求,審慎處理每宗強積金提取申請,確保符合有關法規及監管要求。
大公報記者 馮錫雄 盛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