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調查報道/假中介誘市民造假 提早領強積金

時間:2025-10-17 05:01:40來源:大公报

  圖:提早領取強積金犯案流程。

  警方採取代號「夜轟行動」,本周初拘捕16人,涉嫌偽造醫生證明提早取回強積金,涉及供款金額逾400萬元。

  《大公報》早在本月初深入調查,發現網上有人聲稱可以協助「提早提取強積金」,標榜「不成功、不收費」,不用等至年滿65歲,或符合《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的六項特定條件,仍然可以成功提早領取強積金,不法分子假扮成中介,聲稱可以「失業或資金周轉不靈」等理由提早領取強積金,繼而利誘供款人作出虛假聲明,事成後再抽取佣金。\大公報記者 馮錫雄 盛德文(文、圖)

  根據強積金條例,供款人如欲在65歲前提早提取強積金,必須符合以下六項特定情況的其中一項,即年滿60歲並已終止所有受僱及自僱工作;永久性地離開香港;完全喪失行為能力;罹患末期疾病;小額結餘;或不幸身故。失業或資金周轉不靈,並不屬於可提早提取強積金的合資格理由。

  大公報記者在本月初,喬裝一名失業人士急需現金周轉,透過網上「提早提取強積金」的帖文廣告,聯絡一名自稱強積金顧問的吳生。吳生報稱,在金融服務機構「宏利」工作,是一名強積金顧問,更透過即時通訊傳來一張印有「宏利」的名片,上面附有他的強積金中介人註冊編號,聯絡電話及公司地址等。

  假扮「宏利經紀」抽佣2%

  記者報稱,強積金戶口內有近50萬元,雖然未滿65歲,仍然希望可以提早取回供款,以用於償還欠債。吳生表示,要成功領取,並不限於永久離開香港等六項特定條件,因失業或處理個人債務問題,也可以成功,只要事主提供足夠個人資料,他即有方法代辦,事成後只抽取2%佣金,「10萬元才抽取2000元手續費,你戶口有50萬元,只會收取1萬元,而且你放心,屆時積金局會給你一張劃線支票,你取款後,才支付手續費也不遲!」

  記者多次追問「失業」為理由的成功率,吳生聲稱,以往協助不少成功個案,隨後又傳來另一個「客戶」的申請表格藍本,上面列明「客戶申請原因:處理個人債務問題」,整個過程歷時約兩個月左右,記者回覆需要考慮。

  記者隨後向金融服務機構「宏利」求證,有關名片的內容跟紀錄不符,純屬偽造,記者又根據吳生名片上的地址,前往位於觀塘海濱道77號的海濱匯1座11樓的辦公室了解情況,結果卻發現上址目前是香港寬頻的辦公室,詢問處職員表示,上址多年前由「宏利」租用,但已經搬走,現時整座海濱匯,也沒有「宏利」或同名公司租用。

  另外,記者又曾經聯絡其他網上中介,有人聲稱只要有回鄉證及其他個人資料,即可用「永久性地離開香港」為理由,代辦提早取回強積金,事成後抽取20%佣金。

  據了解,不法分子提早取回強積金的方法,包括提交虛假港澳居民居住證,以及虛假民政事務署宣誓聲明,聲稱永久離開香港並前往內地定居,亦有強積金供款人提交虛假的醫生證明,聲稱完全喪失行為能力。申請人在過程中,往往先被哄騙手續簡單,當提交個人資料後,不法分子游說事主提供虛假聲明造假。

  警拘16人涉款逾400萬

  警方早前接獲一間強積金受託人公司轉介,懷疑有人以虛假的醫生證明,聲稱自己「完全喪失行為能力」或「罹患末期疾病」,提早領取強積金供款,經跟進調查後,在本月13日至15日採取代號「夜轟」行動,以涉嫌「欺詐」拘捕10男6女(31至56歲),被捕人士報稱任職廚師、售貨員、保安員、侍應、地盤工人等,每宗個案涉款5萬至65萬元,總額超過400萬元。

  警方昨日簡介調查經過,與大公報近日調查的內容近似,犯罪集團主腦假扮中介,並在社交媒體張貼廣告,聲稱可以安排客戶提早取回他們的強積金供款,被捕人士之後在申請表格上以電子方式簽名,連同個人資料透過社交平台交予中介。警方指出,不法分子會協助客戶,向強積金受託人公司提交虛假醫生證明,雙方全程從未見面,當被捕人士成功提取強積金供款後,中介便會從中收取5%至30%的佣金,警方會繼續進行調查,調查方向包括所謂中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