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黛西札記/豁然開朗\李 夢

時間:2025-10-16 05:02:11來源:大公报

  圖:豐子愷畫作《豁然開朗》。

  今年是抗戰勝利八十周年,也是著名畫家豐子愷(一八九八至一九七五)逝世五十周年。全國不少地方的美術館舉辦了若干紀念豐先生的展覽,其中尤以北京畫院與豐子愷研究會聯合主辦的「無限清涼──豐子愷藝術展」讓我印象深刻。

  展覽分作「詩意之情」「護生之心」「童真之趣」和「閒逸之韻」四板塊,以畫作為主,手稿、書信、文獻和互動裝置為輔,展示豐子愷不同時期之佳作,特別是他橫跨藝術、文學、教育等諸界別,融合詩心、童心與佛心的創作心路。

  難有人不喜歡豐子愷的畫,因其趣致、天真,又每每能在日常中尋出詩意。「你若愛,生活哪裏都可愛。」豐子愷的創作,不論順境或逆境,晴天或雨天,都是溫煦和美的,宛若晨間風,或是夏日午後手倦拋書的一場清夢。在豐子愷逾六十年創作生涯中,唯一一改溫情筆調的時期,便是抗戰流亡的那段日子。彼時的先生,暫時收起幽默與輕盈,以筆作槍,為抗戰鼓呼,希冀以藝術振奮民心。

  一九三七年底,豐子愷與家人暫別舊居緣緣堂,由浙江桐鄉踏上逃難之路。一萬多公里的行程,遍及十餘省份,經長沙、漢口,至桂林及重慶,其間親見戰亂動盪,飽嘗流離之苦,整整十年後才得以重返家鄉。其間,他創作了數量眾多宣揚抗戰的畫作:《轟炸》系列揭露日本敵機濫炸平民的暴虐罪行;《流離圖》中生靈塗炭、萬戶哀歌的悽慘景況;又如《天使》中飛翔在半空的天使接住炸彈、保護手無寸鐵的平民等等。

  雖在艱困之中,畫家仍對未來不乏希望,藉由作品表達昂揚積極的精神,堅定抗戰必勝信心:《大樹被斬伐》畫中,冬去春來,老樹抽出新枝,仍有勃勃生機;《戰場之春》的鐵絲網和亂石夾縫中,悄悄抽出新芽,無畏迎向冷風。直至那幅流傳甚廣、入選國家一級文物的《勝利之夜》中,一家四口燈下慶賀,花貓相伴,由一小切口照見社會振奮、民族歡慶,依稀讓我們回想起安寧和平的日子裏,豐子愷畫中那一爿歡愉和無憂。

  「無限清涼」展覽最末,策展團隊以名為《豁然開朗》的一幅畫作收束全篇。此畫與陶淵明《桃花源記》情境遙相呼應,畫中一老一少相攜,步出幽徑,見眼前山明水秀,湖上徜徉泛舟,笑語晏晏好不熱鬧。儘管歷經磨難仍笑對人生,心向未來,這是豐子愷透過一生的詩畫創作,希望傳遞給後來你我的、最樸素的想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