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低空經濟應用展示廳位於數碼港,場內展出最新無人機應用方案。右圖:現場演示無人機醫療物資配送過程。
施政報告提出推動香港成為亞太區低空創新應用樞紐的願景,數碼港作為低空經濟「監管沙盒」試點項目的場地合作夥伴,其「低空經濟應用展示廳」及香港首間無人機運動專用中心昨日正式開幕,並開放參觀。
參展的城市大學團隊介紹,其研發的高效能無線電無人機充電平台,已經進入應用階段,效果良好。\大公報記者 江凌風(文) 蔡文豪(圖)
是次出席開幕典禮的嘉賓,包括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立法會議員及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創會會長葛珮帆、香港特區政府「一帶一路」專員何力治、數碼港主席陳細明等。
「沙盒」將推進階版 涵蓋跨境路線
黃偉綸在致辭中介紹,政府在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速度很快,今年3月公布首批38個「監管沙盒」試點項目,其中17個項目已展開測試,預計到10月底,即短時間內將再有多11個「監管沙盒」落地。今年7月,政府亦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修例工作,擴大了現行法例的規管範圍,以涵蓋重量介乎25至150公斤的無人機,並容許非傳統航空器按照特定條件進行試驗。黃偉綸並透露,政府即將推出進階版低空經濟「監管沙盒X」試點項目,當中涵蓋跨境路線、低空載人飛行器等技術複雜度較高的應用場景。
陳細明在致辭時表示,數碼港匯聚超過2300間科技公司及初創企業,包括逾900間涵蓋低空經濟應用領域的智慧生活產業群。在香港特區政府的指導及業界夥伴的支持下,數碼港已準備好在低空經濟領域邁向新高峰,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亦已投入運作,而數碼港五期將於今年底落成,為低空經濟提供更完善的數碼基建及無人機測試場地。
理大無人機包裹直送陽台
「低空經濟應用展示廳」展出來自12間公司及機構的最新低空經濟科技與解決方案,包括氫能源無人機、智能氣象方案、增強戶外活動信號的技術等。其中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團隊的「最後一厘米」無人機投遞技術,結合激光雷達(LiDAR)與先進算法,實現複雜城市環境中的安全飛行與精準陽台包裹送遞,無需人力介入。技術具備環境感知、障礙檢測及強大控制能力,就不用預先訓練即可適應多變場景,即使面對風阻干擾也能穩定導航,確保物流安全高效。據悉,理大最終設計的樣機能夠載3公斤。
職業訓練局VTC學生設計的《Drone Simulator:Flight Race》無人機飛行模擬器項目,無論是從未接觸無人機或是資深無人機愛好者,都可以輕鬆體驗。模擬手柄亦參照市面上通用款設計,模擬器有多種不同模式可供選擇,打造沉浸式飛行場景。
場外,來自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江朝強副教授團隊的高效能無線電無人機充電平台,已經進入應用階段。同樣地,來自城大的初創公司創冷科技(i2Cool)通過自主研發的納米材料技術,高效反射太陽光並發射中紅外輻射,實現零能耗的降溫效果。據悉,目前該技術亦應用於香港部分商場,比如太古城。
無人機運動中心助港隊備戰
坐落於數碼港商場內6樓的無人機運動專用中心於同日啟幕。其作為專業訓練及比賽場地,能夠提供包括無人機足球及競速無人機項目在內的場地,佔地近千平方米。香港無人機運動總會長期培訓港隊,助力港隊於2025年世界運動會上榮獲3金2銀1銅的佳績,並將會全力備戰即將舉行的第十五屆全運會。無人機運動總會表示,相信該中心有助提升香港無人機運動人員的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