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大美新疆。帕米爾高原天高地闊,塔里木河奔騰歡歌。
昨天上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在烏魯木齊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慶祝大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中央代表團團長王滬寧出席並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出席。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正式成立。此後,每逢十周年慶典,中央都會組派代表團到新疆慶賀、慰問。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着新疆各族人民。2014年、2022年、2023年,總書記三次親臨新疆考察;2014年、2020年,總書記兩次出席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201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時,總書記曾為自治區題寫「建設美麗新疆 共圓祖國夢想」賀匾。
這一次,習近平作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率中央代表團到新疆出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慶祝活動,在黨和國家歷史上是第一次,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視、對新疆各族幹部群眾的親切關懷。
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新疆,令新疆各族群眾倍感幸福與溫暖。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各族各界代表、參觀主題成就展、觀看慶祝自治區成立70周年文藝晚會、聽取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工作匯報並發表重要講話,令各族幹部群眾深受鼓舞、精神振奮。
在慶祝大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統戰部部長、中央代表團副團長李干傑宣讀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關於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的賀電。
香港同胞透過中央媒體及大公報、香港文匯報等主流媒體的報道,對新疆70年發展成就和新時代治疆理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不僅為新疆的發展進步感到高興,也進一步加深了國家認同。
習近平總書記新疆之行,情暖天山南北,激勵億萬中國人民匯聚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旗幟下,共同書寫新時代的發展篇章。
國之大事,念茲在茲
「做好新疆工作是全黨全國的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新疆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工作匯報時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努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疆。總書記強調,要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積極探索符合新疆特點的高質量發展路子;要全力維護新疆社會大局穩定;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是推進新疆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新疆「遠在天邊」,封閉落後。其實,這早已成為「老黃曆」中的「老黃曆」。隨着國家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新疆的戰略地位越來越重要。新疆位於亞歐大陸腹地,有着「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獨特區位優勢,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
在2020年9月召開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系統性提出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八個堅持」,將「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拓展為「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這標誌着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在治疆穩疆興疆上開闢了新境界、實現了新跨躍、達到了新高度。
習近平總書記這次在新疆的重要講話,強調高質量發展、社會穩定、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再次彰顯了治國理政的戰略眼光和深邃思考。
新疆推進高質量發展,既要立足於自身資源稟賦,又要對接國家戰略。總書記強調,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強化文旅融合,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優先位置。這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和現實針對性。
沒有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什麼事情也幹不成。總書記強調,堅持抓基層、強基礎、固根本,築牢反恐維穩的人民防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加強文化潤疆、注重以文化人,引導各族幹部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這是着眼於標本兼治、長治久安。
在當今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具有總覽全局、協調各方的能力,只有中國共產黨具有帶領人民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堅強領導力。總書記強調,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是新疆繁榮發展的根本保障,這是闡明了新疆繁榮發展的關鍵。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深刻揭示了新疆與國家、繁榮與穩定、現代化建設與政治保障之間的內在邏輯。總書記對新疆發展的指示,對香港管治團隊和社會各界以重要啟示,既要「從全局看一域」,也要「從一域看全局」,善於把自身發展放在國家大局下思考,認準自身定位,發揮獨特優勢,發展香港、貢獻國家。
深切寄語,牽掛於心
23日下午,當習近平總書記乘坐的專機降落在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各族群眾代表身着民族服飾,載歌載舞。從機場到住地,各族群眾手持紅旗,熱情歡呼,表達對總書記的歡迎和感激之情。
昨日下午,當習近平總書記離開新疆時,各族群眾紛紛來到烏魯木齊市區的沿途道路兩旁,手持紅旗,歡呼着向總書記問好,向總書記表達由衷的愛戴,盡情抒發對總書記、對黨中央的感激之情。
人民領袖人民愛,人民領袖愛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對新疆各族群眾的親切關懷和深情厚愛,令新疆各族兒女難以忘懷。
201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喀什地區疏附縣托克扎克鎮阿亞格曼乾村看望幹部群眾,走進了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家,噓寒問暖;2022年7月,總書記來到新城西門村,先後考察黨群服務中心、農產品加工企業,問計於民。總書記的話令人記憶猶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給新疆群眾回信,字裏行間,體現出對天山兒女的牽掛、對新疆發展的關心。
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興平鄉達西村黨支部書記沙吾爾.芒力克和全體村民回信,希望村黨支部像吸鐵石一樣把鄉親們緊緊凝聚在一起,讓鄉親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
2017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給庫爾班大叔的後人回信,希望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創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5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哈拉峻鄉謝依特小學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願者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希望廣大青年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這一次新疆之行,習近平總書記甫抵烏魯木齊接見了7批次新疆方方面面的代表並合影,包括新疆各族各界代表、自治區及有關部門、各地州市負責同志和老同志代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領導班子成員及有關方面負責同志,援疆幹部代表,政法幹警代表,宗教界愛國人士和基層宗教工作幹部代表,駐烏魯木齊部隊上校以上領導幹部和部分基層先進模範、文職人員。
每一次視察,溫暖直抵人心;每一封回信,紙墨飽含深情;每一次接見,現場掌聲雷動。人民領袖與人民群眾心靈相通、心心相印、情感共鳴!
「三個充分」,彰顯優勢
王滬寧在慶祝大會上的講話表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7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充分彰顯了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充分展現了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強大生命力,充分證明了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是完全正確的。
新疆70年發展成就,足以印證「中國優勢」。
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優勢。比如,中國特有的「對口援建機制」在新疆發揮了特殊作用,各援疆省市、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源源不斷地為新疆輸送人才、資金、技術,成為推動新疆發展的強大動力。又比如,新疆沙化土地面積實現由增到減的歷史拐點,斷流幾十年的塔里木河再次全線通水,書寫了人類治理沙漠的奇跡,這是上下齊心協力攻克難關的成功樣本。
「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具有強大包容性。不同民族如何和睦相處、共同發展?是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共同課題。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把人民期盼、民族嚮往、國家追求三者融為一體,56個民族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已經成為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具有前瞻性和實操性。「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飽含着習近平總書記對新疆形勢的深刻洞察、對治疆規律的深邃思考、對新疆人民的深情厚誼,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實現了從「邊疆治理」到「治理邊疆」的理念躍升,符合新疆實際、對接國家戰略、順應發展大勢。
當某些人以固有的「傲慢與偏見」看待中國,不斷炒作「中國崩潰論」時,中國一次又一次地令他們失望,在面臨人口多、底子薄、地區發展不平衡、外部環境複雜多變的重重困難之下,中國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疆70年巨變,正是「兩大奇跡」的生動註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族人民都有一個共同家園,就是中國;都有一個共同身份,就是中華民族;都有一個共同名字,就是中國人;都有一個共同夢想,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強國建設、民族復興,56個民族一個也不會缺席!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殷殷囑託,情滿天山。習近平總書記的新疆之行,激勵新疆各族人民踔厲奮發,共襄偉業,也同樣激勵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所有中華兒女投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洪流!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