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在寶琳北路,有路牌被樹木完全遮蔽。右圖:大公報記者走訪各區,發現很多路牌被樹木遮掩,失去警示或指示路向的作用。
近期雨水及陽光充足,路邊植物生長旺盛,大公報記者發現不少地區的路邊植物過於茂盛,嚴重遮蓋行車指示路牌。馬路上的行車指示路牌本是引導駕駛者辨認方向、前往目的地的重要標誌,如今被樹木遮蔽,對行車安全造成隱患。
專家直言,本港路牌被遮擋的情況相當普遍,輕則導致駕駛者走錯路被罰,重則可能引發交通意外,情況需高度重視,建議當局以AI分析道路監控攝像鏡頭等影像,揪出問題位置,盡快修剪橫生枝節。\大公報記者 余風、蘇荣(文) 調查組(圖、視頻)
大公報記者日前到新界區查看,發現多個路段均有路牌被樹木遮擋的問題,部分路牌甚至被完全遮擋,駕駛者幾乎無法察覺。獅子山隧道公路往大埔方向、粉嶺公路、青山公路古洞段、北區馬術比賽紀念公園對出的粉錦公路、屯門龍鼓灘路、天水圍洪天路近石埗村對開來回路段、天水圍天影路,以及元朗朗天路近水邊圍交匯處與朗屏路交界處,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路牌被植物遮掩現象。
遍布全港 有路牌被全遮擋
同樣現象亦出現在香港各區,將軍澳區的寶琳路、寶琳北路及環保大道,西貢區的大網仔路、福民路及清水灣道,深水埗區連翔道近港鐵南昌站,以及青山公路大欖段近浪翠園、青龍頭及康輝路一帶,均發現樹木枝葉遮擋行車路牌的情況。在港島,大潭道向石澳方向近石澳道、舂坎角道近迴旋處、黃泥涌峽道向灣仔方向,以及摩星嶺道向數碼港方向近大口環道等位置,也存在路牌被樹木遮蔽的問題,給往來車輛的行駛帶來不便。
「有朋友日前駕車經過吐露港公路,靠近大埔一段,看到路邊野草好高,路牌都被擋了。」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直言遇到不少路牌被遮擋的問題,他指今年初駕車經過靠近香港理工大學的漆咸道天橋底,看見上址的花叢與樹木茂盛,完全遮擋了花槽上方「選定行車線」的路牌,及後向相關部門反映,數周後相關植物被修剪清理。近期由於雨水充沛,他再經過時看到上址樹木又長高了,擔心「遮一半,之後全遮了!」
恐導致司機急停或急切線
李耀培直言,路牌被遮擋帶來多方面危機。在交通路線指引上,如「選定行車線」路牌被擋,令司機錯過選線時機,便需繞路而行;若出口位置的路牌被遮蔽,則會錯過正確出口。他指相關安全隱患也會隨之增加,如限速牌或減速牌被遮,司機可能會在不知情下超速行駛,不僅面臨罰款,還會因車速過快增加意外風險。他又提到,路口、轉彎處或十字路口的路牌被遮擋,司機難以及時發現對頭車,撞車風險大增;司機如因錯過路牌臨時切線,亦可能導致後車急停,同樣容易引發交通意外。他特別提到,尤其對於日後「粵車南下」的司機及一些依賴路牌判斷行駛路線的「新手牌」司機影響更大。
為改善有關情況,李耀培建議當局在雨季、風雨後加強重點路段的植被巡查,及時修剪過高的樹木及野草,避免遮擋路牌。他又認為,當局可同時引入科技輔助,利用無人機對全港道路,尤其是人力巡查難以覆蓋的區域進行影像拍攝,檢查路牌被遮擋的問題;同時借助智能檢測系統,如道路監控攝像鏡頭、車輛行車記錄儀等收集路況信息,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識別遮擋路牌的路段,精準定位需處理區域。
此外,李耀培又指可建立通報機制,鼓勵司機通過專用App、熱線等渠道,像舉報交通違規一樣,提交被遮擋路牌的視頻或照片,幫助有關部門快速發現並處理問題。他又提到還需推動跨部門協作,明確分清各相關部門的職能範圍,針對涉及多部門的樹木遮擋路牌問題,建立協作機制,避免責任推諉,提升處理效率。最後,他認為需重視安全宣傳教育,通過宣傳強調「植被修剪與道路安全同步」的理念,讓相關部門和公眾認識到遮擋路牌的嚴重性,將植被管理納入道路安全工作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