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基孔肯雅熱」殺埋身 全城齊防蚊
蚊傳疾病「基孔肯雅熱」在全球119個國家和地區發現確診個案,世衞發出警報,提醒各國做好應對準備,避免疫情大爆發。粵港澳三地聯防聯控,香港特區政府昨日(23日)隨即召開跨部門會議檢視防蚊工作,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會繼續和廣東省、澳門的衞生當局保持緊密聯繫,按照風險評估採取適當的防控措施,預防基孔肯雅熱在本港傳播,保障市民健康。
另外,基孔肯雅熱可透過白紋伊蚊傳播,政府公布7月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較高之一的觀塘區,大公報記者實地了解蚊患問題,當區區議員認為積水是蚊蟲滋生的主要源頭,也是防控蚊患的關鍵切入點。\大公報記者 李宇俊(文) 融媒組(視頻)
香港目前雖然並未有發現傳播基孔肯雅熱的埃及伊蚊,但同樣可傳播基孔肯雅熱的白紋伊蚊卻屬於本港常見的蚊品種。該蚊主要在白天叮咬人,而叮咬的高峰期在清早和傍晚,基孔肯雅熱的病徵包括發燒、嚴重關節痛、肌肉疼痛、頭痛、噁心、疲倦和出現紅疹;一般持續數天,但有些患者的關節痛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數據顯示,香港自2019年11月後再沒有基孔肯雅熱呈報案例,惟當年全年共有11宗呈報個案,最多恰好發生在7月。雖然香港今年暫未錄得基孔肯雅熱的確診個案,但衞生防護中心已為應對輸入的風險做好準備,並會繼續密切監察基孔肯雅熱在鄰近地區傳播的趨勢。
加強巡查口岸 確保措施有效落實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粵港澳三地在傳染病防控、緊急應變及聯防聯控等方面一直合作無間。中心根據三地建立的傳染病通報機制,充分掌握廣東省近日基孔肯雅熱的最新情況。雖然本港今年暫時未錄得基孔肯雅熱的確診個案,但隨着夏季氣溫及雨量上升,本港蚊患情況預料會加劇,加上市民在暑假期間會較頻繁外遊,包括前往蚊傳疾病流行的地區,出現蚊傳疾病(如基孔肯雅熱、登革熱)輸入個案及本地傳播的風險增加。因此,市民不論在本地或外遊時,都應時刻做好防蚊控蚊及個人保護措施。」
徐樂堅補充,為應對蚊傳疾病輸入的風險,中心港口衞生科已在各個口岸加強巡查,確保環境衞生良好及有效落實防蚊措施,並會為抵港人士進行體溫篩查,為發燒旅客進行健康評估及在有需要時轉介他們到醫院作出跟進。中心亦會與航空公司和旅遊業界等持份者保持緊密聯繫,適時更新疾病資訊和健康建議。
此外,中心已去信全港醫生和醫院,以提供最新流行病學資訊,並呼籲他們留意外遊回港的求診人士是否有基孔肯雅熱相關病徵。如發現病例,應即時轉介病人入院治理,並按既定機制向衞生署呈報,以展開流行病學調查及防控工作。
醫院管理局鑒於鄰近地區近期出現基孔肯雅熱爆發情況,已提醒醫護人員提高警覺,及早識別患者,以便適時診斷和治理病人,並已提醒醫院及診所加強控蚊措施,防止蚊蟲滋生。醫管局會繼續與中心緊密合作和保持溝通,作出適時應變。一旦發現疑似病例,醫管局會啟動監察及通報機制,即時向中心通報個案。
藍田秀茂坪白紋伊蚊指數高
至於可傳播基孔肯雅熱的白紋伊蚊屬本港常見蚊種,據食環署在64個監察地區的誘蚊器指數顯示,屬觀塘區的藍田及秀茂坪,7月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最高達19.7%。記者昨日下午約4時在藍田麗港公園目睹有滅蚊公司進行噴灑滅蚊工作。
該區區議員柯創盛表示,目前暫未收到居民對基孔肯雅熱蚊患疫情的直接擔憂,但在新聞報道香港蚊患指標高企後,眾多街坊紛紛聯繫他,希望能督促政府部門切實做好蚊患管理工作,他認為積水是蚊蟲滋生的主要源頭,議會加強與政府部門的協調溝通,確保各類蚊患及相關問題得到認真轉介與妥善處理,政府部門加強檢查蚊患「黑點」,積水清理等,並聯合學校開展科普教育,提升全社會防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