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政府早前將《簡樸房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進行首讀及二讀。條例草案要求住宅樓宇分間單位須符合一系列有關居住環境的最低標準,並取得「簡樸房」認證,方可合法出租作居住用途。立法會《簡樸房條例草案》委員會昨日繼續審議條例草案,有議員關注業主繳交3000元認證費後,仍要自費聘請專業人士認證,認為費用不清晰。亦有議員關注上訴機制日後是否能處理上訴個案。
選委會界別議員梁毓偉表示,政府收取的3000元認證費只是政府的行政費用,不包括聘請專業人士出報告的費用,認為費用名稱混淆。
免出現「低價入場」「天價維護」
九龍中議員李慧琼認為,簡樸房需要專業人士認證,未來將涉及大量工程,若任由市場操作,擔心是將事情看得太簡單。她關注能否由市區重建局為市民格價,令事情更容易「軟着陸」,避免出現過往樓宇維修大行動中,有部分專業人士「低價入場」但終成「天價維護」,導致怨氣的情況。
房屋局副秘書長(特別職務)王明慧回應表示,通過法例後,將有一系列宣傳。目前市面上有11萬個劏房,預計其中三成,即三萬至四萬個單位可能不達標,而指明專業人士大概有8000多位,相信四年內市場能慢慢消化。
作為逐步落實「簡樸房」規管制度的過渡安排,政府會為現存分間單位所處的住宅單位設立為期12個月的登記制度,並給予為期36個月的寬限期,讓已登記住宅單位內的分間單位進行所需的改造工程和申請「簡樸房」認證。根據條例草案附表3,指明專業人士包括註冊建築師、註冊工程師(建造、屋宇裝備、土木、消防或結構工程界別)和註冊測量師(建築測量組別)。《簡樸房條例草案》委員會於本周五(25日)繼續開會審議條例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