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龔靜儀認為,出賣國家及民族利益,足以令一個本來有機會名垂千古的企業家受千夫所指。右圖:長和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掀起軒然大波,令輿論持續關注。
長江和記公司計劃向美國財團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一事掀起軒然大波,輿論持續關注。執業大律師龔靜儀接受《大公報》專訪表示,有關交易將中國外貿咽喉要道拱手送敵,是以商業交易作為幌子,實質上是出賣國家利益、危害國家安全的勾當,任何國家和地區都不會容忍這種資敵行為。
龔靜儀強調,一個出賣國家及民族利益的過錯,足以令一個本來有機會名垂千古的大企業家留下罵名。她呼籲有關決策人「趁大錯未成,臨崖勒馬,做表裏如一的真正愛國者。」\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龔靜儀直言,在長和集團閃電式出售巴拿馬運河兩端兩大港口的交易中,最令人意外的是,有關的交易估值竟低於行業平均水平15%至20%。如此「賤賣」戰略資產的行徑,是「將中國外貿咽喉要道拱手送敵」,並非在商言商的行為,而是以商業交易作為蒙騙世人的外衣,實質上是涉及出賣國家利益、危害國家安全的舉動。
中遠收購東方海外
美以國安理由嚴查
龔靜儀指出,長和擬出售的巴拿馬運河港口屬於國際航運關鍵樞紐,一旦被美國財團掌控,恐怕將配合美國遏制中國造船業、航運業而提出的《美國繁榮與安全造船和港口基礎設施法案》及相關政策,對中國船舶實施針對性打壓。「這不僅是航運戰,更是經濟戰與貿易戰的疊加。」她警告,倘美方收購了有關港口,屆時無論是中國船舶,還是中國船廠建造的外國船舶,只要進入有關港口碼頭,都可能被額外徵收巨額噸位費、燈塔費及港口費,打擊中國造船業及航運業發展。
龔靜儀強調,在維護國家安全層面,國家對相關交易在法律上有着保護權和管轄權,有關部門的審查也符合國際慣例,任何國家和地區絕不會容忍有任何危害自己國家安全的行徑。她說,反壟斷調查在國際上屢見不鮮,2017年7月,中遠集團(COSCO)宣布計劃以63億美元收購香港航運公司東方海外(OOCL);東方海外是全球知名的航運公司,業務涵蓋全球多個主要港口,包括位於美國的長灘港(Long Beach Container Terminal, LBCT)的運營權,長灘港是美國西海岸第二大集裝箱港口,以及美國對亞洲貿易的核心樞紐之一。2018年初,美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宣布對該交易展開嚴格審查,理由是國家安全顧慮。
受該案影響,中遠海運、招商局港口等中資企業在對歐美港口的投資開始受到更加嚴格的審查。美國政府進一步施壓歐洲國家,加強對中資企業在港口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審查。「因此,對長和出售港口交易作出審批,是合情合理合法,是國際社會一貫做法,百分百符合國際法的標準。」
龔靜儀進一步指出,一個人不管曾經捐過多少錢,做過什麼善事,但一個出賣國家及民族利益的過錯,便足以令一個本來有機會名垂千古的大企業家,落得千夫所指的下場。深具家國情懷的愛國者深受各界尊崇,例如香港由於盡忠職守而被美國制裁的政府官員及國安法官,他們在制裁面前無畏無懼,國安法官亦在面對包括來自外國的各方面壓力下,仍然本着不偏、不倚、不枉、不縱、不畏強權的精神去審理案件。
應從維護國安出發
做最明智正確決定
龔靜儀表示,衷心希望長和的決策者做真正的愛國者,在作出決定時,貫徹從法律角度去權衡輕重,並考慮交易是否真正屬於合法兼合規,特別是從維護國家安全的角度出發,從而作最明智兼正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