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理大教授容啟亮(右二)與其團隊,深度參與了嫦娥三號至六號的研發工作。
創科局局長孫東早前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香港要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一個關鍵指標就是看香港的創科產業發展潛力。而談及香港的產業發展,滕錦光認為,理大亦是學界的先行者。「學校成立的時候就是為了支持香港的產業發展。」他表示,在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理大在航天、低空經濟等熱門科研領域亦有所建樹,他認為理大已成功構築了一條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產業孵化與企業孵化的創新鏈,未來期望把科研成果輸送到國家的科技體系中,為實現國家的科技自立自強目標貢獻力量。
香港理工大學前身為香港官立高級工業學院,於1937年成立,滕錦光表示,香港是從製造業發展到頂峰再轉向服務業,製造業後來轉移到珠三角地區,因此理大早年開設的機械工程、建築、無線電航運等專業,都是當年政府為了支撐社會發展而設在理大的學科,在那個年代,理大是一間與社會與產業關係非常密切的學校,直至現在依然如此。
國家正在大力建設「教育強國」,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香港高校在這個過程中承擔着重要角色。滕錦光表示,理大始終緊密關注並積極響應國家的戰略需求,全力對接國家的戰略發展。他舉例,在航天研發領域,理大為國家做出了顯著貢獻。尤其是理大教授容啟亮與其團隊,深度參與了嫦娥三號至六號以及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宮一號等相關研發工作,滕錦光稱這一成就在香港獨樹一幟,彰顯理大的科研實力與擔當。
9月辦低空經濟碩士課程
低空經濟亦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為積極配合國家與特區政府的發展藍圖,滕錦光表示理大的低空經濟研究中心,將於今年9月起開辦低空經濟碩士課程。滕錦光希望理大的科研實力與教學創新能夠與香港低空經濟需求實現更為緊密的融合與對接,同時他也期待通過產學研一體化的深度協作,理大可以助力香港低空經濟邁向新高度。
滕錦光介紹,為助力國家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發展,理大開設了不少「有組織的科研」。其中,理大特別設立了高等研究院,以應對並解決社會上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滕錦光表示,理大在全國範圍內廣泛建立了技術創新研究中心網絡,專注於將理大的科研成果轉化到產業應用,又或是孵化初創企業成長。滕錦光表示,借助高等研究院,加上香港本地的基礎型研究院,理大已成功構築了一條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產業孵化與企業孵化的全方位創新鏈。滕錦光期望把理大的科研成果輸送到國家的科技體系中,為實現國家的科技自立自強目標貢獻力量。\大公報記者 陳煒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