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國家憲法日/用改革精神推動特區制度的實踐創新

時間:2024-12-05 05:01:19來源:大公报

  圖:國家憲法日座談會對談環節由梁愛詩主持。\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國家憲法日座談會昨日的對談環節,由勵進教育中心理事會理事梁愛詩主持,嘉賓們共同探討憲法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所擔當的重要作用,以及香港在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大公報記者 義昊

  全國政協常委、行政會議成員兼立法會議員廖長江表示,憲法代表國家對內、對外的精神面貌,他引述憲法第18條提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允許外國的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規定在中國投資,同中國的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進行各種形式的經濟合作。」

  讓公民發揮所長 追求幸福生活

  廖長江說,三中全會決定提及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包括深化外貿體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正好呼應及優化憲法制訂的法律,相信可以提升民營企業和外資的投資信心。

  基本法委員會委員王鳴峰表示,要學習用法治觀點理解作為社會一分子的角色,認為有責任遵守法律、維護公共秩序和尊重社會公德,不單體現在遵守交通規則小事上,亦要體現在維護社會秩序的大事上,無論在學校、家庭和工作崗位上,以法治意識幫助成為負責任的公民。

  王鳴峰表示,三中全會提出新發展理念,強調全面依法治國,認為是每個香港青年的機遇,因為建立完全公平的文化意識和公平機制,可讓所有公民發揮所長,追求幸福生活。他又說,憲法第33條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憲法為每個人的生存、生活和發展提供根本保障,唯有在保障人民基本權利的情況下,人民才可生活富足、經濟才可長足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莫紀宏表示,香港要用憲法具有的改革精神,推動特區制度的實踐創新,繼續確保在中央有效行使全面管治權的前提下,用好憲法和基本法賦予的高度自治權,將香港居民的合法權益放在特區制度建設中心位置,就一定能戰勝各種困難,有效應對各種挑戰。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