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田建科技城,草圖獲核准。
北部都會區旗艦項目、新田科技城完成法定規劃程序,可望全速推進。政府昨日就新田科技城等三份分區計劃大綱草圖刊憲,並同日就新田科技城第一期首階段地盤平整工程招標,目標於今年底動工,2026年提供首批創科用地。
發展局強調,雖然新田科技城環評報告正面對司法覆核挑戰,但項目經充分研究和諮詢,合法合規,政府會繼續全力推進,社會亦有強烈聲音表示創科發展必須提速,不能蹉跎歲月。\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政府昨日刊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已核准新田科技城、米埔及錦繡花園、牛潭尾的三份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為推展新田科技城和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提供法定規劃框架。其中,新田科技城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圖的規劃區範圍,涵蓋約1004公頃的新田/落馬洲地區,不僅提供創新及科技園區,更打造具有綠色通勤、藍綠網絡和「海綿城市」特色,以及較佳職住平衡的優質新城鎮。
發展局:不因司法覆核停步
守護大嶼聯盟召集人謝世傑早前入稟法院,就新田科技城環評報告申請司法覆核。發展局表示,政府不會、亦不應因而停止推展裨益社會的項目,重申項目已經過充分研究和諮詢,合法合規,專業全面,加上項目對創科發展的策略重要性,社會亦有強烈聲音表示創科發展必須提速,不能蹉跎歲月。政府團隊在應對司法覆核期間,會審慎、務實推展項目,務求減低司法覆核對項目進度的影響。
發展局表示,政府會如期在今年底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展開新田科技城首階段土地平整,屆時將一併就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第一期的設計工作申請款項。首階段工程撥款不會包括填塘,一如早前承諾,政府不會在2026/27年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工程開展前進行填塘工程。
發展局重申,早前的環評報告已就環境影響提出緩解及補償措施,不單達致相關濕地的生態功能及承載力沒有淨減少,更可提升現有濕地生態價值。
土木工程拓展署昨日刊憲,為新田科技城發展第一期第一階段東、西地盤平整及相關工程招標,工程包括地盤平整及土地勘測、改道等,兩項工程均預計在12月展開,分別需時40和32個月。
本身是規劃師的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林筱魯向大公報表示,政府推行新田科技城發展的前期工作,與司法覆核沒有衝突,政府擬分期推展計劃是「堅持推行,審慎行事」。他強調,新田科技城發展須全速推進,並逐步完善規劃,政府可借助市場力量,加快土地供應。
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林家輝指出,分區計劃大綱草圖刊憲後,規劃方案就會定下來,可將用地變成熟地,逐步實現科技城建設。他認為法庭可能需較長時間處理司法覆核,政府現只是先「走程序」,做法合適和負責任。
善用土地增強港競爭力
測量師學會土地政策小組主席劉振江認為,新田科技城發展工作不應停下來,政府不可能等到司法覆核有結果才刊憲。他強調要繼續向前看,妥善運用土地資源,設法增強香港競爭力,讓市民重拾對前景的信心。他指以往很多項目一旦遇上挑戰,就停下發展步伐,令很多事情都做不到,政府要在合適的程序下堅守決心,確保香港有足夠土地儲備,應付未來需求。
新界北立法會議員、民建聯發展事務發言人劉國勳表示,樂見政府決心全力推進新田科技城項目,期望加快啟動建設工作,有信心政府做到發展與保育並存。新田科技城為創新科技發展提供土地供應,是香港新經濟布局的重要一環,不應拖慢發展。有關司法覆核主要針對填塘部分,而首階段工程不涉及填塘,相信司法覆核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