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元朗潭尾的社區隔離設施,將改裝成外勞中央宿舍,預料可容納8000人。
【大公報訊】「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昨日起接受申請,容許收銀員、侍應、售貨員等26個工種輸入外勞。截至昨午4時半,勞工處共收到27份申請表格,涉及申請輸入158名勞工,來自飲食和批發等行業。
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昨日在電台節目表示,零售業人手短缺約一成多,涉及三至四萬從業員,包括前線、上貨員、倉務員及文員等,希望計劃能讓業界補充人力資源。他說,申請程序壓縮至3個月,亦容許安排輸入勞工在內地住宿,相信會吸引不少僱主申請,但反應仍要視乎申請是否容易和暢順,業界都是抱着嘗試的心態,相信勞工處會把好關。
潭尾方艙改裝外勞中央宿舍
酒店業主聯會執行總幹事徐英偉形容,業界缺人缺得「好離譜」,估計整體欠缺9000人左右,主要是房務員、餐飲侍應及前台接待員三個工種,導致不少酒店房間未能完全開放投入運作。由於聘請外勞的成本較本地人高,初步期望申請2000名外勞,每個工種約佔三成多。徐英偉又認為輸入外勞只是中期方案,「不可能永遠靠輸入外勞。」期望政府會推出其他例如人口政策或吸引人才方案。
另外,首批建造業外勞料將於今年第四季來港,建造業議會負責把元朗潭尾的社區隔離設施,改裝成外勞中央宿舍,料可容納8000人,預料十月完成改裝並開始運作,為期兩年。發展局署理副秘書長黃何詠詩昨日出席元朗區議會時表示,政府正同步另覓土地,期望用作長期中央宿舍。
對於有區議員關注中央宿舍人多,或會加劇區內交通擠塞問題,建造業議會行政總裁湯熾忠表示,潭尾中央宿舍將採用開放式管理模式,不影響附近居民及社區;宿舍將分別設有中央管理團隊及14個小區,中央團隊會與小區保持溝通,每日分地點、分時間,安排旅遊巴接載外勞前往地盤工作,確保不會對地區交通等構成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