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陳茂波:北都及交椅洲 財務上可並行

時間:2023-08-24 04:02:26來源:大公报

  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強調,政府推動香港土地供應具備充足的決心。

  【大公報訊】記者王亞毛報道:政府持續推進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兩個項目,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論壇表示,兩個項目同時進行在財務上完全可行,但需處理好現金流的時間管理問題,並提出可發行綠色及可持續債券等多種融資方法,他強調推動土地供應充足的決心不會因短期市場波動而動搖。

  賣地收益遠高於造地成本

  團結香港基金昨日舉辦「香港造地發展及融資經濟論壇」,陳茂波致辭表示,充足的土地供應,是打破發展制約和解決市民住屋問題的金鑰匙,政府目前已經鎖定未來7300公頃土地的供應來源,未來10年的「熟地」供應量將達約3300公頃,當中超過一半將來自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項目。

  陳茂波強調,必須總結過往土地供應不足時候的痛苦經驗,因此一定要超前部署,為香港長遠建立土地儲備,滿足香港社會、環境及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市民的期望。

  陳茂波稱,北部都會區以及交椅洲人工島都是具經濟效益、值得投資的項目,現正在全速推行,當中根據測算,交椅洲人工島將來的賣地收益會遠高於造地發展的成本。他提出,項目中的碳中和建設可發行綠色及可持續債券來融資,部分基建項目可利用鐵路加物業發展模式,或建設、營運及移交(BOT)模式,亦可發行債券供市民認購,在支持項目發展的同時,也讓市民受惠。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日出席論壇時表示,為應對土地開發、平整、基建配套等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狀況,土地供應來源必須多渠道,並橫跨短、中、長期的時空,才算具備穩定供應的能力,她稱已採取多管齊下的土地供應策略,當中的土地供應包括一些填海項目、發展新界北的土地、棕地、發展岩洞和地下空間、檢討綠化地帶土地用途等措施。

  對於社會上有意見稱,現時經濟疲弱及樓市不明朗,政府應避免同時謀劃兩個大型項目。甯漢豪回應表示,在人工島項目的推進下,最快仍需至少五年時間才能得到首批填海用地供基礎建設及樓房建築,「倘若我們現在叫停,當經濟未來幾年復甦而我們需要土地拚經濟的時候,世界及區域經濟發展會否給我們五年的時間,等候我們造地?」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