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食 色/惹味金銀蛋\判 答

時間:2025-10-28 05:02:34來源:大公报

  說到港式茶餐廳,總有人津津樂道腸粉、叉燒、菠蘿包。可真正讓老饕眼前一亮的暗號,其實是「金銀蛋」,這三個字一出口,就相當於把「懂行」的標籤貼在了臉上。

  金銀蛋裏,沒有金也沒有銀,而是兩顆蛋──一黑一白,一顆鹹一顆鮮,前者是鹹蛋黃,後者是皮蛋。手拉着手,浮浮沉沉,熬過了飲食江湖「腥風血雨」的這麼多年。當然,也有很多餐廳沿用了另外一個名字──上湯,從上湯娃娃菜到上湯菠菜、上湯莧菜,幾乎所有「上湯系」菜式裏,都少不了金銀蛋當左膀右臂、相輔相成。鹹蛋黃油亮起沙,能迅速提升湯的厚度和滋味,皮蛋的醇厚則負責口感和層次,兩者看似普通,組合起來所向披靡,難怪港人幾乎把它當成了萬能公式,當屬粵菜門派下頗具實力的黃金配角。

  很多人第一次見識它的威力,大概跟我一樣,都是從一盤「上湯娃娃菜」開始的。娃娃菜本身雖清甜,但也稍顯寡淡,沒辦法獨挑大樑。可一旦遇上金銀蛋,就像人生驟然被點亮,一下子從平平無奇變得光芒四射,其他菜修煉幾年都難以企及的風味、層次感,在這裏一氣呵成。高湯做底,鹹蛋黃和皮蛋碎游弋其中,一個Q彈滑嫩,一個濃郁細膩,加上娃娃菜的爽脆,不停地「翻」出驚喜反差,幾種口感神奇地匯聚在一處,就再也分不開了。除了娃娃菜,莧菜也是它的經典拍檔。因為本身帶有澀味,跟鹹鮮和蛋香就更匹配,能立刻軟下身段變溫柔。翠綠的菜葉窩在湯中,皮蛋烏黑發亮,鹹蛋白嫩如雪,還沒入口,就先看到了一幅山水畫。舀一勺,微苦早被「收編」,化作軟、滑和回甘。果然,金銀蛋出場,就能征服一切不愛蔬菜的胃,別嫌生活平淡,有時候,兩顆蛋就能翻盤。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