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陸有音樂博主發揮創意,把民進黨「立委」王世堅幾年前在台北市議會的發言改編成歌曲《沒出息》,由於歌詞有趣、接地氣,瞬間成為紅遍海峽兩岸的「洗腦神曲」,並引發多個版本的「二次創作」。其中有一個版本是「統一版」:「早點談統一確實從從容容又遊刃有餘,『台獨』的後果只能是連滾帶爬,統一那天誰要是哭哭啼啼,那是真的沒出息!」這幾句歌詞通俗簡單,但意味深遠,值得台灣方面仔細琢磨。大陸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解決台灣問題的基礎更雄厚、意志更堅定、能力更強大,兩岸統一是必然的。如果台灣方面能盡早與大陸方面就相關事宜進行協商,則可「從從容容、遊刃有餘」,但倘若負隅頑抗、死抱「台獨」路線,最終必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於2019年1月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指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體現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華智慧,既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又有利於統一後台灣長治久安。「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會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會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和感情。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統一後,台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台灣同胞的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我們願意同台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兩岸政治問題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有關問題開展對話溝通,廣泛交換意見,尋求社會共識,推進政治談判。
由此可見,習近平當時的講話已經充分向台灣方面釋出善意和誠意。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出席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大會發表講話時也表示,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對兩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和平統一後,台灣有七個「更好」:台灣經濟社會發展、能源供應保障、基礎設施建設、安全保障、對外交往、台灣同胞民生福祉、精神文化生活會更好。
大陸方面一再遞出橄欖枝,受到台灣輿論積極評價。有台灣民眾投書台媒指出,大陸提出「統一後台灣經濟發展會更好」,這不是喊口號,而是建基於強大的經濟實力:去年大陸GDP突破134萬億人民幣(約18.74萬億美元),按實質購買力計算世界第一,人均GDP約13400美元;大陸擁有全球最完整的製造鏈、最強的基礎建設與最大內需市場;民進黨高喊「非核家園」,卻讓全島陷入缺電陰影,大陸同時運行3億千瓦級清潔能源、高鐵總里程逾4萬公里、太陽能發電量全球第一,若兩岸能源、水電互通,台灣將不再缺電缺工,福建向金門供水就是實例;在社會保障上,大陸醫保覆蓋率超過95%,投入超過10萬億人民幣改善民生;反觀民進黨執政9年,房價飆漲、年輕人薪水原地踏步。同樣說愛人民,大陸方面是實幹,台灣方面則是噴口水。誰更愛台灣,答案不言自明。還有台灣民眾表示,這七個「更好」是大陸方面的善意,台灣當局和台灣社會應該珍惜大陸的善意,台灣光復已經80年,應加倍努力促進統一進程。
兩岸本就是一家人,家裏事當然也應該由家裏人商量着辦。和平統一,是平等協商、共議統一。台灣方面應接受大陸方面的橄欖枝,就兩岸政治問題和推進和平統一進程的問題進行溝通、交換意見,如此便可「從從容容、遊刃有餘」,但如果一意孤行,在「台獨」死路上走到黑,屆時不僅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更是「頭破血流、哭哭啼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