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專訪/蕭澤頤:須嚴審遊行集會申請

時間:2023-05-25 04:23:38來源:大公报

  圖:蕭澤頤表示,警方審批遊行集會有多重嚴格評估,倘發現違法行為,必定果斷執法。\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周楎攝

  疫情後,警方就逾20宗遊行集會批出「不反對通知書」,多數是由慈善及宗教團體申辦。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昨日(24日)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警方審批遊行集會有多重嚴格評估,必須做好把關角色;警方會繼續積極在線上及線下蒐集情報及監察,倘發現違法行為,必定果斷執法。

  現時社會平靜,但仍然一定有暗湧,有人嘗試用「軟對抗」的方式煽動他人「抗爭」。  

  蕭澤頤(「一哥」)強調,基本法賦予香港居民享有集會、遊行的自由。警方在審批遊行集會申請時,須考慮對國家安全、公眾安全、他人自由權利的影響。跟以往一樣,警方每次接到申請後,都會聯絡主辦方,了解預計參與遊行集會的人數、性質、主題及路線等,再作個別風險評估,以確保該次遊行集會安全有序,讓參與者和周圍市民都安全。他又指出,除了警方有責任外,主辦方亦有責任。

  蕭澤頤說,2019年黑暴前,幾乎所有遊行集會申請警方都會批准。不過,在黑暴期間及以後,很多次遊行都被黑暴騎劫,警方絕對不能容許這種情況再發生,所以現時審批每宗申請時,都會仔細分析情報,留意有沒有任何人企圖騎劫遊行集會,危害國家及社會安全。「現時社會平靜,但仍然一定有暗湧。」他說,留意到這段日子,有人嘗試用「軟對抗」的方式煽動他人「抗爭」,而警方會果斷執法。

  今年3月,將軍澳有私人屋苑業主遊行,當時遊行人數上限為100人。以後遊行會否繼續設人數或其他限制?蕭澤頤回應指,要針對每宗申請個別評估,不能設硬指標。「人數方面,很難說每個行動一律幾多人可以或不可以,我們不會這樣做。」

  黑暴期間,有很多年輕人被鼓動做「爛頭蟀」,所以在年輕人方面,要做更多工作。

  四年前,黑暴令社會撕裂,分了「黃」「藍」,警民關係受影響。「一哥」表示,經過幾年努力,警民關係已大幅進步。他提到,曾反思自問,當中有什麼影響因素,最後簡單歸納為兩點:一是很多人誤信假新聞、假資訊;二是很多人不了解警方運作,警方就繼續針對這兩點下功夫。

  為了加強與公眾溝通,在警隊內部升格了公共關係部門,由「公共關係科」升為「公共關係部」,並成立事實查核及澄清中心,24小時有警員留意傳媒及網上資訊。如果發現有錯,會在兩小時內作出澄清。除此之外,警方定期會見社會各界,讓公眾了解警方運作,令制度更透明。

  警務處處長不能高高在上,要多些走向前線跟同事溝通,想一下如何支援前線同事。

  「一哥」舉例說,警方定期和18區校長會及家教會會面,互相溝通,推動增強青少年的防罪意識。「黑暴期間,有很多年輕人被鼓動做『爛頭蟀』,所以在年輕人方面,要做更多工作。」他說,警方未來將加強與社區的聯繫,例如多與非牟利組織合作舉辦活動。「市民和警方方向一致,都是希望香港好。」

  蕭澤頤又透露,警方不時收到市民感謝信,令警隊非常鼓舞。「當他們(市民)知道警員的初心都是想幫市民,保護市民,維護社會安寧時,他們很多都欣賞。這正正是很多同事加入警隊的初心。」雖然每日有不同挑戰及批評,但憑藉努力地工作,默默耕耘,他相信市民是看得到的。他指出,除了要做好對外交流,亦要做好對內溝通。「作為警務處處長,不能高高在上,要多些走向前線跟同事溝通,從而想一下如何支援前線同事。」\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鄧文瀚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