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業主:維修公用地方 有法團才能成事

時間:2023-05-22 04:23:49來源:大公报

  圖:大廈樓梯的牆身有批盪剝落(上圖紅圈)、外牆牆身瓦仔剝落、鋼筋外露(下圖紅圈)。

  【大公報訊】市區重建局在九龍城推行「小區復修」計劃下,兩幢約40年樓齡的「三無大廈」業主成功組織業主立案法團,就樓宇復修工程展開籌組工作。

  其中一幢是在龍崗道的龍威大廈,屬單幢式樓宇,樓高6層只有22伙,樓齡已接近40年。大廈的外牆、樓梯等公用地方,由於欠缺維修保養,漸見殘舊;大廈公共渠管老化失修,渠管淤塞,對居民出入造成滋擾,影響環境衞生。

  該大廈業主立案法團主席何先生稱,大廈落成至今,因部分單位已出租或屬長者業主,一直缺乏動力和誘因成立法團。多年來只靠個別有心業主出錢出力,進行小修小補和見爛補爛。

  該大廈約在10年前收到政府強制驗樓命令,前年更接獲消防命令,有迫切需要為大廈「驗身」和籌組維修工程。何先生稱,「好多大廈公用地方的維修工程,無法團好難做到,一定要由法團『出手』才能成事。」

  業主們詳細了解各項樓宇復修資助計劃的申請資格、手續和資助後,短短兩個月內註冊成立法團,並就大廈的公用地方維修工程、消防和排水系統,及新一輪「樓宇更新大行動2.0」資助計劃,向市建局提交申請。九龍城區議員吳寶強稱,該大廈法團正向市建局申請招標妥。

  另一宗個案是位於城南道的慖蘋樓,屬樓高5層、只有14伙的單幢大廈,樓齡45年。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稱,業主們相信,成立法團可在樓宇復修籌集工程費用和監管工程質素方面發揮重要職能,更有保障。他們在今年2月成功組織法團,早前亦已一致通過向市建局申請「公用地方維修資助」和「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資助計劃」。該大廈已獲發原則性批准通知書,正聘請工程顧問。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