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醫院管理局表示,因應第五波疫情嚴峻,本港欠缺含「撲熱息痛」成分的止痛退燒藥,故透過特區政府從內地政府認可渠道,採購內地生產藥物「對乙酰氨基酚片」,供病人使用。另外,因應近期對注射抗生素「注射用頭孢西丁鈉」的需求,醫管局根據《藥劑業及毒藥規例》(第138A章)的規定通過註冊醫生為治療特定病人進口「注射用頭孢西丁鈉」,並根據《進出口條例》(第60章)向衞生署申請進口證,以進口有關藥物。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昨天在疫情記者會表示,曾為病人處方內地生產藥物「對乙酰氨基酚片」,而另一款內地生產藥物「注射用頭孢西丁鈉」,是通過註冊醫生為治療特定病人使用,且已向衞生署申請進口有關藥物。他重申,所有公立醫院使用的藥物,不論生產地,均按照本港相關法例進口和本局的既定程序審批,審批標準相同。
對於服用內地藥物的病人數量,李立業稱,暫無具體數據。他表示,當「撲熱息痛」供應穩定後,會再決定是否繼續使用內地藥物,而「注射用頭孢西丁鈉」是常見抗生素,過往都有相同做法,經醫生治療特定病人進口,有按既有程序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