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高齡海嘯/人口老化加劇 學者籲早謀對策

時間:2022-07-18 04:23:31來源:大公报

  本港最近推算高齡海嘯將於2039年來臨,65歲及以上人口由2019年的132萬人,升至252萬,佔總人口三分之一,即每三名港人有一名長者。港大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研究)、講座教授(人口健康)葉兆輝認為,高齡海嘯將會提早來臨,新一屆政府應研究減慢高齡海嘯,及早應對。

  本港人口從2020年至今,由750萬人減至740萬,但長者人口比例則由18%升至逾20%,即每五人當中有一名是長者。葉兆輝表示,現時長者住院人口比例佔60%,如長者人口增加,住院人口會上升,社福及醫療開支亦會增加。

  他表示,本港出生率低,單程證來港人數少,近年每年有數萬人離港,以15至49歲人口佔多,令本港勞動人口減少,供養人及稅收減少。他建議政府研究減慢港人離開,亦歡迎離港的人回流及內地人來港。

  立法會於6月初通過修例,取消強制性公積金「對沖」,預計2025年落實。研究退休保障制度多年的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對現時20至30歲僱員才有作用,他們的強積金供款不被「對沖」,供款可以作未來退休之用,但對現時50歲以上的僱員的作用不顯著,法例落實前的供款仍可被對沖。

  周永新稱,由50歲至退休只有15年,供款期短,累積供款應不超過50萬元。他認為,政府應考慮提早落實修例,及協助將退休但退休保障不足的人。

  改變工資架構 增加勞動性

  葉兆輝認為,取消強積金對沖應一早實施,加強工人退休保障。他表示,如果強積金供款不足夠退休,5%強積金供款是否要提高,但會否令僱員因供款金額增加而令收入不足以支付日常開支呢?他說,除了要考慮退休保障,也應考慮增加25至65歲工作人口的工資保障,改變工資架構及增加勞動性。

  大公報記者梁淑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