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都大將開辦兩個有關醫療化驗課程,並為此籌設七千平方呎醫療化驗科學專用實驗室和物理治療中心等重點教研設施。
【大公報訊】記者張凱晴報道:因應香港的醫療化驗和物理治療人才缺乏情況,香港都會大學(都大)校長林群聲昨日向傳媒表示,都大將開辦醫療化驗科學理學碩士課程及醫療化驗科學(榮譽)理學士,以回應需求。屆時每年為社會輸出六十名本科醫務化驗人才,為此都大籌設7000平方呎醫療化驗科學專用實驗室,和物理治療中心等重點教研設施。
都大將於今年及明年分別開辦「醫療化驗科學理學碩士」課程,及「醫療化驗科學(榮譽)理學士」全日制本科課程。而大學去年成功獲教育局「自資專上教育提升及啟動補助金計劃」撥款4000萬港元,用作開辦課程的起動資助。
被問及預期收生情況,林群聲教授表示「不擔心」,他說:「雖然有高校也有相關課程,但培養的人才依然供不應求,目前市場上仍需要更多相關人才。」他相信有關科目開辦,將有助香港解決醫療化驗人才的需求。而對於收生上,是重視質高於量。
校長更提及導師人才難覓的問題。他表示,因為這些老師本身就是醫療化驗師,本身已高薪厚職,要請到有關人才,除了用「錢」打動對方,更多要他們對行業有感情。他透露有資深醫療化驗師因深感行業需要更多人才,因而「辭職來做老師」。
修畢可取得相關資格
為迎接新成立的醫療化驗學科和物理治療科,林校長表示,大學將新建醫療化驗科學專用實驗室,約7000平方呎,並購買先進專業醫療化驗儀器,以交由醫務化驗和管理委員會進行評審。學生在完成課程後可取得相關資格,將可為香港每年提供60名醫學化驗專業人才。
同時都大亦籌備開設物理治療中心,中心會以非牟利模式營運,物理治療學本科生會在資深的物理治療師指導下進行臨床實習,學以致用,林校長表示:「中心集教學、臨床實習及服務社區於一身,屆時中心會提供優質的物理治療服務予大學成員及社區人士。」
被問及會怎樣提升都大的競爭力,林校長強調要「做好自己」,質素是最為首要的。他於會上總結上任以來,推行一系列舉措,包括進行新「五改三」學分制、支援老師到海外交流、針對九個策略性研究領域推行科研、成立「研究影響基金」等。他相信這些都是有助提升師生的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