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建誠與太太從不覺得方宇是負擔,一家勇敢面對病魔。
結節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是一種單基因遺傳病,在胚胎形成之前出現基因突變,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本港發病率約為6000至7000人就有一個,現時約有300名病人。患者的腦部、心臟、腎臟、皮膚及其他器官出現良性腫瘤,亦可能出現癲癇、發育遲緩或者臉上皮脂腺瘤等症狀。自去年八月香港兒童醫院成立,該類的兒童病人可統一往該院覆診,惟因本港至今仍未對罕見病定義,成人病人往往因涉及多門專科而疲於奔走各醫院覆診。
覆診走勻八個專科
建誠苦笑說,「我的兒子是八科『狀元』,令我對好多間醫院瞭如指掌。」此時他拿出兒子厚厚的覆診紙,「八科」就是兒子平常覆診的八個分科,包括血科、腦神經內科、腦神經外科、心臟科、腎科、皮膚科、眼科、精神科,父子經常奔波於各醫院間。建誠說,「方宇日後轉為成人科,八科可能分散在不同地方,到時更辛苦。」
各科東奔西走覆診並非最「攞命」,覆診前重複的程序更令病人吃不消,「不同科覆診前都要抽血,分分鐘一日抽幾次血,真的很折磨。」建誠還記得數年前方宇在每年的磁力共振檢查前需先作抽血檢查,恐怖情況仍記憶猶新,「當時他雙手抽不到血,要在腳上抽,抽完血後,雙手已流到滿是血。」對於方宇該類「特別」病人,抽血可以很大陣仗,建誠稱曾目睹另一名病人抽血時,需動用逾十名醫護人員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