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透視鏡/「安心出行」又出事\蔡樹文

時間:2022-06-11 04:23:34來源:大公报

  6月13日起,「疫苗通行證」擴展至醫管局專科門診診所、地區康健中心等13類醫療處所,屆時病人和照顧者均要打齊三針,才可進入處所。

  有關規定是鼓勵市民打第三針疫苗,保障市民身體健康。然而,相關規定顯然未考慮到市民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以下是昨日發生在政府醫院的真實個案:

  一位91歲長者到東區醫院專科門診覆診,掃「安心出行」二維碼時,竟是紅碼,顯示「未能符合疫苗通行證要求」。

  長者分別在去年8月及9月接種兩針新冠疫苗,今年3月1日在醫院核酸檢測證實感染新冠肺炎。長者自確診新冠肺炎後,從未收到醫管局或相關防疫部門任何染疫的短訊和書信文件,遑論獲得政府的康復紀錄二維碼。

  按當局規定,染疫者在康復日期起計180天內,只需要攜帶及或出示康復紀錄二維碼,或透過「安心出行」的紀錄便可進入相關處所。

  原來長者「安心出行」「被」紅了背後,是醫管局的疫苗及染疫紀錄無法相通,即使護士從醫管局電腦中找到長者資料,長者仍處染疫「保護期」,可被視為等同第三針疫苗,奈何同屬衞生署的「安心出行」就是不通。要當事人自己致電熱線登記,結果熱線「熱到爆炸」,接通如同中六合彩。

  下周一又是老人到醫院抽血、覆診日子。「安心出行」若繼續「被」紅,能否覆診?天曉得。「安心出行」是智能化產物,為何簡單的病人資料互通竟如此低智?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