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從南丫島遠眺的離岸風場示意圖。\港燈提供
【大公報訊】記者王亞毛報道:為配合政府提出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港燈公司目標在南丫島西南水域興建離岸風力發電場,計劃更改環境許可證的申請已於前日獲政府批准,預計2027年落成投入商業運營,港燈計劃納入下一個五年發展計劃(2024-2028年)。風電場有13至19台風機,預計每年可產約4億度零碳電力,供12萬戶家庭使用,港燈表示,建造離岸風場對電價影響輕微。
擬建的離岸風電場位於南丫島西南海域,距現時的南丫發電廠約4公里,面積近600公頃,總容量約為150兆瓦,預計每台風機間的距離由300米至1公里不等。風機最高點為海拔198至271米,相當於長江中心的高度。
年減28.4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港燈表示,發電技術和效能近年有極大進步,每台風機發電量由多年前只有3兆瓦,增至現時12兆瓦。預計建成投用後,每年可生產約4億度零碳電力,佔港燈總發電量約4%,若以每月每戶用275度電計算,約可供12萬戶家庭使用,未來每年可助減少約28.4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港燈表示,過去10年左右,歐洲及內地等地的風力發電技術發展迅速,與煤等燃料相比更具競爭力,風機造價下跌40%,每1千瓦風能的設備成本,已由2萬元降至約1萬多港元。每台風機約有25年壽命,而電價持續不穩定,若攤分25年間的影響,相信對整體電價影響輕微。
港燈董事總經理尹志田表示,興建離岸風場有助香港實現淨零發電目標,並為未來營運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基建帶來寶貴經驗,以及為能源、建造及旅遊業等創造機會,帶來正面經濟效益。
中電公司也在計劃興建風力發電廠,中電的風力發電廠項目選址清水灣半島以東約9公里,去年4月獲政府審批更改環境許可證,預計最快2024年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