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優化醫療安老服務 同建關愛社會

時間:2022-05-06 04:23:49來源:大公报

  圖:香港人口持續老化,如何有效解決長者對醫療、安老等需求,在在考驗特首及其團隊的智慧。

  李家超競選政綱共融篇

  公營醫療服務病床及人手不足,基層市民輪候看專科至少等一年半載,若要入住資助安老院舍,更要輪候近三年半。

  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在競選政綱提出「同建關愛共融社會,增加青年上流機會」,提到四大核心政策,政綱優化醫療護理系統、關懷安老助弱解困、創造青年上流機遇,以及優化教育裝備未來。安老及基層醫療專家及議員均認為,李家超政綱重視基層醫療發展,回應了社會對醫療和安老服務的需要。\大公報記者 梁淑貞

  本港截至去年中,約有22.4萬名85歲或以上高齡長者,2031年後將增至27.7萬人,2061年更會升至83.6萬人,人口老齡化如海嘯湧至,對本港醫療系統及安老服務帶來巨大挑戰。李家超強調,施政要以民為本,香港作為一個高度發達、重視公平和關愛的社會,在教育、社福及醫療制度互相配合,建構有利環境,使市民獲得保障,同時提升個人能力,發揮所長。

  爭取社區照顧服務「零等候」

  行政會議成員及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表示,李家超撰寫政綱前有吸納各界意見,政綱秉承現屆政府的醫療及安老政策,方向正確及全面,切合現時社會需要,現屆政府「有時做咗,唔等如做到」,最重要是執行力,能夠落實執行,市民才感受到政策到位,「武器已在手,用得好,不必新招」。

  他說,政府投資在醫療、福利及安老的資源不少,市民支持居家安老政策,長者社區服務照顧服務券提供機構100多間,但欠缺員工,勞動力不足問題未解決,未達到社區照顧服務「零等候」目標。他希望下屆政府大幅改善執行力,活用社區照顧券可以短時間做到「零等候」,大幅提高居家安老的服務。

  林正財身兼基層醫療健康發展督導委員會召集人,他指出,基層醫療改組和發展正是應對市民長期等候就醫問題,舉例長者若同時患有三種長期病患,當遇到服藥、健康問題時,可到地區康健中心求助,不必到醫院;又舉例長者若中風或跌倒入院,經治療後出院,倘社區未能銜接照顧服務,長者被迫留在醫院或等候入安老院。因此,社區照顧和基層醫療都可減輕公營醫療壓力,對未來應對人口老化都很重要。

  倡設地區長者中心分流減壓

  醫療衞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表示,人口老化,重症病人勢將增加,他支持醫管局擴張與地區網絡連結,讓醫院集中治療重症病人,穩定的病人則由社區網絡的私家醫生、社區藥劑師、護理人員以及物理治療師等專業人員照顧,而非由普通科門診或醫院社康護士走到社區為病人洗傷口,或病人長途跋涉到醫院做物理治療。

  林哲玄說,李家超提到加大推展公立醫院中西醫協作診斷治療,增加參與醫院數目及選定疾病範疇,是很好的方向,應對現時香港的情況。他認為,醫院不應做老人中心照顧康復可出院長者,政府應考慮在屋苑增設長者中心,由專業醫護人員照顧地區長者,既可減少安老院的需求,長者家人可外出工作,增加社會勞動力,社區安老對整個社會都好。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