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透視鏡/「小政府大市場」不合時宜\蔡樹文

時間:2022-05-03 04:23:45來源:大公报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在《紫荊》雜誌撰文,探討香港新任行政長官面對的內外挑戰和未來施政重點。他指出,新任行政長官要從八個方面着手,提升香港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劉兆佳強調,要徹底揚棄港英政府和特區政府以往所堅持的「積極不干預」或者「小政府、大市場」的管治思想。

  港英政府所謂「積極不干預」、「小政府、大市場」,不能單從字面上解讀,背後實質涉及外間看不到的官商勾結,讓利益集團利用政治機制和手段,在經濟上賺取最大好處。

  回歸前,實施行政主導的港英政府,當時的行政局掌握香港政經生殺大權,在港英資高層更是歷屆行政局「當然」議員,任何政制、經濟政策及大型建設,必定先得到行政局同意才能推動,朝裏有人好做官,英資近水樓台先得月。這情況下,「小政府」更易辦事,一旦政府「積極干預」,反而不好辦。

  所謂一切由「大市場」決定,說白了,是由主導市場的商業機構決定。回歸前什麼背景的商業機構最「牛」、最有話語權?不言而喻。

  所謂「積極不干預」、「小政府、大市場」,在回歸前已經變質,不斷被人「僭建」,在政府內部運作上架床疊屋,制約施政。要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必須拆牆鬆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